摘要:黄芩是常用清热燥湿类大宗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基于中药自身的特点制定检索策略,使用Innography专利数据库检索全球黄芩专利数据,在世界范围检索到黄芩相关专利件,运用统计学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发展趋势、全球专利布局、研发热点、核心专利等方面对黄芩的技术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黄芩研发正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黄芩方剂、保健品和茶饮是研发热点。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是全球黄芩最主要的技术来源地和专利布局地。国内黄芩产业以华东、京津和四川等地区特色较为突出。从发展的趋势看,未来黄芩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黄芩ScutellariaRadix系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1],是常用的清热药物。黄芩药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最早收录于《神农本草经》[2]。在《中药部颁标准》中有种中成药含有黄芩,涉及主治疾病种。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收录了首古方,其中含有黄芩的有16首方剂,如黄芩汤、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等。
近些年来,黄芩的开发和利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有必要对黄芩研发现状、产业格局进行深入分析,理清发展脉络、探索发展趋势。中药专利是重要的医药科技情报文献资源和科研成果转化载体,深度挖掘中药专利信息对于降低传统药物新药研发成本、拓展世界医药市场、保护我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都具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检索了近27年黄芩专利申请数据,深入分析黄芩专利的发展趋势、技术热点和专利布局态势,为黄芩的技术发展、市场开发、产业应用以及我国传统药物专利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研究工具与方法
1.1专利分析平台
Innography是美国Innography公司年推出的专利检索分析平台,自年以来,国内学者借助该平台开展了大量专利情报研究工作,其中也有涉及到药物的专利研究[4],对于中药专利的分析具有独特优势[5-6]。本研究基于Innography数据库完成对黄芩相关专利的检索,检索时间是从年起截止到年8月15日,检索地域范围包括中、日、美、韩等国家,以及欧洲专利局(EuropeanPatentOffice,EPO)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
1.2专利检索策略制定
本研究中黄芩以《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基原植物S.baicalensisGeorgi为正品[7]。检索关键词的选取借鉴了《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的黄芩同义词表,包括黄芩原植物拉丁名、药材拉丁名、中文名、英文名、汉语拼音等,具体检索策略见表1。
Innography专利数据库在专利类别的设置上采用了美国标准,分为发明(utilitypatent)、植物发明(plantpatent)、外观设计(designpatent)3类,其中发明专利对应我国的发明和实用新型2类专利。本研究在检索范围上,限定为发明专利(美国标准)。以表1中原植物拉丁名、英文名、药材拉丁名、汉语拼音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最终专利数据集。1.3数据筛选
将检索结果从Innography数据库导出进行数据筛选。首先是专利权人名称的标准化,Innography数据库已经自动对专利权人进行了一次标准化,生成名为NormalizedAssignee的字段,但是仍存在大量问题需要人工校对。此外,对专利号、各类日期、IPC分类号等信息也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以方便统计分析,最终得到用于分析的专利件。
2黄芩专利分析
2.1发展趋势分析
从黄芩年度专利申请状况可以从总体上直观反映黄芩研发的发展历程。由图1可知:(1)27年间,全球黄芩专利申请量呈现逐年加速增长的趋势,年达到历史最高峰,专利申请量为件;(2)黄芩的专利申请可分为4个阶段:缓慢发展期(—年)、第一快速发展期(—年)、调整期(—年)和第2快速发展期(—年);和年的专利数据由于其公开时间及数据收录的滞后原因,暂时不纳入分析范围。(3)中国黄芩专利申请量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黄芩专利申请的主导力量。
—年中国黄芩专利申请总量为件,占全球黄芩申请总量的93.7%。自年以来,中国黄芩专利申请于年达到第1个高峰,该年共申请专利件。经过—年3年的调整,—年,专利申请出现井喷式快速增长,并于年达到顶峰,申请量高达件。
相对于中国而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量始终较少,年度申请量不足百件,总申请量占比仅为6.3%。国外对黄芩的研究启动比较早,专利申请从年开始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到年达到历史最多,专利申请量为80件,年开始专利申请总量逐步下降。总体可分为缓慢发展期(—年)、快速发展期(—年)、调整成熟期(—年)和逐步衰退期(年至今),与中国申请量趋势差异较大。
2.2全球分布情况
技术来源地区为发明人所在国家,是研发所在地。专利申请地区是专利权保护区域,是该产品的市场和产业所在地。由表2所示,中、日、美、韩4国既是全球黄芩专利技术来源的主要地区,也是黄芩专利申请的主要地区。中国是黄芩专利发明人的主要集中地,共申请相关专利件,居于主导地位。其次为美国(件)、韩国(件)、日本(件),处于该研发领域的第2等级,对黄芩的研发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