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9087.html
又到了一年一度*芩开始采挖的季节,与以往不同的是,产新刚一开始行情就在高位运行。目前鲜货交易价7-7.2元/kg,折干率在2.7-3:1,产区折干统货一度达到现金价22元,涨幅超过10%。这是要涨价了吗?
*芩属于常用大宗品种,种植面积广,年产量大,可以达到一万多吨。由于种植区域分散,采收时间不统一,行情浮动人为操作的条件基本是不具备的。影响行情的因素还是在供需关系之间。年统货产区23元,之后到年又回到了9元上下,时间差相当于一轮种植周期。再到年农户开始减种,行情运行价在17元。
唯恐偏高的行情挂不住,农户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的事实情况下,实际在地面积被高估,据不完全统计减幅达到了30%~40%。到今年产新期,减产的情况得以显现。另外,农户规避风险的心理,使得他们提前“及时”脱手处理手中货源,陈旧库存也变得空虚。本应生长3年左右的*芩,被提前半年至一年采挖,又造成了质量上的下降。个头偏瘦,这又造成新货折干率上升到3.3:1左右。统货价格的上升又推动饮片用货行情的上浮,开片统个达到25-26元。
库存薄弱既成事实,新货采挖进行中,减产情况也有待继续考证。不过,在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市场大环境下,很多用药单位要求*芩统货加工也要去芦头,这样带来的损耗就会扩大。原本吨的统货现在可能需要吨,甚至更多的原料来加工,需求的增加,使得产出量变相的减少。
产新时期恰逢连续雨水天气,老天不给机会挖货。对等待抢收新货加工的经营户来说,心理上也会受到干扰。由于*芩生长周期需要2-3年,未来大面积新货应市下的行情,可能会对后来的走势指明方向。
(原创信息,版权依法保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