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汤治疗痛经案
一、病情
Z某,女,20岁。
一诊(年10月21日)
主诉:痛经1年。
现病史:患者1年前出现行经腹痛,逐渐加重,近几月需服止痛剂,经人介绍求中药治疗,现症:末次月经年10月11日,经量多,行经第1日小腹痛剧烈,经血血块多,颜面粉刺色红,易咽痛,睡时出汗,冬月易手足冰凉。平素喜食冷饮、水果、甜食、面包类。
唇色鲜红,下眼睑充血,咽喉充血,舌红少量红点苔薄白腻,脉弦滑数。腹诊:上腹部压痛,脐上悸动。
考虑:痛经,*芩汤证
处方:*芩汤合四逆散加连翘。
中药:*芩20g,生白芍20g,炙甘草6g,大枣20g,北柴胡15g,炒枳壳15g,连翘20g。7帖。二诊(年11月18日)
月经已行(11月13日),痛经显减,经量多,余症同前。
上方去连翘,继服7帖。
其后半年,以*芩汤为底方于经前1周,断续服用,年6月以他病来诊,诉痛经已不显。
二、体会
*芩汤记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芩汤;若呕者,*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传统多用此方用于消化道疾病,但*煌教授用*芩汤治疗痛经,除行经腹痛剧烈外,整体为热性体质,表现为“唇红如妆或干燥脱皮…易心悸胸闷难眠,身热,出汗…月经先期,经血多鲜红而质地粘稠,或崩或漏,或痛经…。”(《*煌经方使用手册》第4版)
此患者属于热性痛经,热性痛经临床上比例颇高,特别是女青年,若一遇痛经即用活血补血或温经散寒法,容易导致痛经加重。
四逆散记载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传统的疏肝理气方,治疗阳气郁阻证,些患者平素四肢末凉,属阳郁非阳虚,故用*芩汤合四逆散证,加连翘清热,共奏良效。
宋志骧
/8/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