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人在骂那些丧了良心、做了坏事的人时,总好用这么一句话:“烂了心了。”谁都知道人一“烂了心”就不能活了,所以,也就知道这话肯定是骂人的。但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句骂人的俗语,其实是来源于一则民间故事。
榆社盛产药材,素有“榆社三件宝,*芩知母甜干草”的美誉。传说,榆社远古曾经是人参的故乡。榆社的人参产地,主要是在梓荆山。这里山高林茂,生长着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芩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但人们不知道,就在每株*芩的叶蔓下,竟然还生长着一株叶小茎细的人参。两种药材相依为命,不离不弃,亲如兄弟。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岁月,梓荆山的人参悄然成精,有的便耐不住寂寞,变成了活泼可爱的人参娃娃,经常跑到梓荆山泉里戏水玩耍。结果,就被庙里的和尚发现了。消息一传开,人们便开始不断地上山来刨挖人参。平稳的生活被打破了,人参思虑再三,决定离开梓荆山,远走关东,重新寻找无忧的生活。
临别之际,人参和*芩相拥而泣,难舍难分。人参说:“*芩大哥,这里我是实在呆不下去了,你随我一起去关东吧?”
*芩说:“兄弟,我的生活要求不高,也没你金贵,人们不会对我怎样。将来实在不行,我再离开这老林子,随便到哪道石头缝里也能安家落户。我就不走了。”
人参擦擦泪:“那好吧。只是我走之后,你千万不要把我的去向告诉任何人……”
*芩一听急了,生怕人参不把自己当朋友看,连忙指天划地发誓道:“兄弟你尽可放心远去!谁要是做了丧良心的事,就烂了谁的心!”
就这样,人参终于走了。但人们还在不停地挖,而且,每当要挖人参时,总要先挖起一株*芩,然后再在它的下面寻找人参。天长日久,*芩终于忍受不住了,赶忙扶老携幼离开高山密林,悄悄地藏到一块一块的石头缝里。但贪心的人们哪里会放过它们,仍然还要找到它们,一株一株地挖出来。眼看着自己的家族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芩终于双膝跪在了人类的脚下,流着泪哀求道:“你们别挖了,人参早跑到关东的老林子去了……”
人们这才知道敢情人参早跑了,怪不得在这里挖不到它呢。从此,大家便不再在榆社寻找人参了。然而,*芩的心却就此开始,永远地烂了。人类当然也知道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凡是在生活中遇到和*芩一样的人,就好讥讽一句:“烂了心了。”
直到现在,榆社的*芩还是多生长在山坡野岭的石缝中,而且不论粗细大小,根部中心地方都是烂的黑的。
96、烂心*芩警世人
《榆社“黑瞎话”》是乡土作家李旭清多年情系故土,踏遍青山,醉心乡土文化的一部民间文学力作,是对榆社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次特殊展示和空前收藏。全书共分村名来历传说、榆社神话“四件宝”、石勒生平相关传说、山川名胜故事、人物传奇故事、神魔*怪故事、民间奇闻逸事、民间笑话故事等八个部分。每篇故事既有情节内容上的独立性,又有地理和文化上的关联性。
该书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作品语言通俗,文风朴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缀满乡风乡韵乡情的民间故事集锦。
李旭清系晋中作协副主席、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出版散文和小说累计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把柄》、《狗吃也有想法》、《歧路》、《大龙骨》、《枭雄石勒》、《咱二人相好谁知道》《沧桑榆社》等。
为弘扬榆社文化,营造健康的文学创作氛围,经作者同意,现于《榆社城事》相继择优刊发,以飨读者。
作者照片如下:
榆社亲,请留下您的神评论!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