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丨梨花风起正清明,中医养生正当时

三连一下,学习中医养生知识

清明

清明·节日文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时节,草木生长,万象更新,正如《皇帝内经》中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与外界变化相一致,正所谓“天人相应”。肝脏外应春季,清明时节正同万物生发之气相合,处于肝气疏泄升发的状态,因此,清明适宜食用具有“辛”味,有助于肝气生发达之性的食物即为养肝之品。

肝气升发,阳气在表,内在的脾胃处于阳气不足的相对虚弱的状态,加之中医五行学说有“木郁克土”的说法,即一旦肝气不能升发条达,就会克伐脾胃,出现胃胀、暖气、反酸等脾胃失和的症状。所以,清明应当多食用健脾暖胃的食物。

以下,推荐几款疏肝理气、健脾暖胃的养生佳品给您!

荠菜粥

新鲜荠菜克(或干荠菜90克),粳米50~克。

将荠菜洗干净切碎,与粳米同入沙锅内,加水-毫升左右,文火煮粥。

益气健脾、养肝明目、止血利水。脾胃气虚所致的形体瘦弱、肢体浮舯、乳糜尿;肝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昏眼花、视物模糊及肺胃出血、手宫出血、流产出血、弭经过多、大便出血、眼底出血、血友病、慢性肾炎水肿等。

麦门冬粥

麦门冬2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红枣5枚。

先将麦门冬去心,用温水浸泡片刻,后与粳米、红枣同丽入砂锯内,加水毫升左右,以文火煮至麦门冬烂熟,粳米开花,粥将熟时,放入白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养阴润肺、益胃清心。肺、胃、心阴液亏虚所致的燥咳无痰、干咳咯血、心烦不眠、咽干口燥、胃脘灼热隐痛、纳少干呕、饥而不欲食等。服本粥期间,不可同吃木耳。外受风寒感冒,咳嗽痰多时不宜服。

银耳羹

干银耳10克,鸡蛋一个,冰糖60克。

将银耳放入盆内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待其发透后,摘去蒂头,择净杂质,将银耳掰成片状,倒入洁净的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炖熬至银耳熟烂汁稠,将冰糖放人火勺内,加水适量,置文火上溶化成汁;将鸡蛋打破去*留取蛋清,兑入少许清水搅匀后,倒入火勺中搅拌,待烧沸后,打浮沫,再将糖汁倒入银耳锅中即成。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肺胃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痛、声音嘶哑、心烦失眠、口渴唇燥、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大便秘结,以及肺结核、慢性咽喉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而属阴虚者。

猪肝菠菜汤

鲜猪肝克,菠菜克,清汤、麻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将猪肝、菠菜分别洗干净,猪肝切成均匀薄片,菠菜切成段,将清汤放入锅内烧开后,下入猪肝、菠菜,加入味精、精盐,待汤再开时,淋上少许麻油即成。

补血养肝明目。肝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迎风流泪,以及贫血、夜盲症、中心性视网膜炎等而属肝血虚者。

桑椹苁蓉汤

桑椹子30克,肉苁蓉20克,黑芝麻15克,炒枳壳10克。

将桑椹子、黑芝麻择去杂质洗干净,与肉苁蓉、枳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煎汤饮服。

滋阴血、补肝肾、润肠道。肝肾阴血亏虚所致的腰酸腿软、头晕眼花、健忘失眠、腹部胀满、大便秘结等。

大枣扁豆粟米饭

大枣5枚,粟米克,扁豆50克,白糖适量。

大枣、粟米、扁豆淘洗干净后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再小火煮至米熟即可。食时可加入白糖。

有养肝健脾胃的功效。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

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用,可连接冲泡3-5次。

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另外,清明时节养生须注意一下几点:

吃:“两多一少”很重要

01

多吃“柔肝”的食物

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强肝护心,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花菜、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02

多吃“祛湿”的食物

由于清明时节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也可以泡些赤豆薏米粉,既祛湿又养胃!

03

慎吃“生发”的食物

中医认为,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喝:两种养生茶可以常喝

01

*芩茶

做法:*芩6克,绿茶3克,将*芩用毫升水煮沸,然后用它来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清热燥湿、泻肺火、解*、利尿、降压、镇静等功效。

02

桂圆红枣茶

做法:桂圆红枣各5颗,用沸水冲泡。 将红枣划开。

功效: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安神、润肺等功效,主治倦怠无力、失眠健忘。

行:多动少静,春练别赶早

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

另外,外出踏青,“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强登山。

玩:宜放风筝

中医认为,只有春天最适合放风筝,因为春季天地的气都往上走,这时候放风筝,顺应了天地之气,最有益于身心健康。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清明节的养生重点是什么呢?专家解答说清明养生,重在一个“清”字。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为学习交流参考之用,不作为商业用途,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请咨询专业中医师后辩证使用,切勿随意试药,以免延误病情。

+End+

承粤堂中医诊所

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pz/219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