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 的专科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我们医生的任务有两个,首先是把病看好,再是把中医药知识推广好。今天对于便秘的内容做了说明,实际上在临床上还有一种半硫丸,对于容易怕冷的人阳虚便秘有很好的效果。另外一个穴位合谷,用拇指用力点按,有通便的效果。大家不妨一试。
黄衍强.4.6日
跟师学医30年
时光如白驹过隙,日历正一页一页悄然翻过,今天是我跟恩师黄衍强先生30年的日子,这是一个刻苦铭心的日子。我非常幸运从这一天开始把我的人生轨迹,定格在从事中医药的道路上。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回首自己30年来经历的风雨历程,感慨万千!回首往事,风风雨雨几十年,有快乐,也有煎熬,而收获更多的是感恩、感谢。感恩我的师父、师母,感恩我的亲人,感恩我的患者。那是年端午节的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我就起了床,换上干净的衣裳,在父亲的带领下,到了位于淄川区张博路段医院前身~淄城中医门诊部。黄衍强先生在办公室热情的和我交谈了半个小时,并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庞中华钢笔字帖》,另一本是《中医基础理论》,并叮嘱我做一个好的中医,首先要有一手好字,利用下班之余要好好练字,不断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入门基础,里面内容对于初次接触者来说枯燥无味,不求学多少,先有感性认识,再慢慢深入。黄衍强先生把我安排在中药房,我是从拉中药匣子,认中药,称中药,炮制中药等这些最基本的中医技法学起的。称中药看似简单,但承担的责任很重,处方里的一味药少则几克,多则几十克,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影响疗效,所以称药要做到分毫不差、一丝不苟。在称药包方之余,恩师还要求我系统学习了《中药学》等知识,结合书本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法,辨别常用中药,保证了看病的疗效,为日后进一步学习中医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5年多的药房工作,我基本掌握了称中药、炮制中药以及中药制剂的工作,开始跟随恩师抄方。来了病人我先号脉、看舌苔、问症状,再请恩师看。号脉的理论书上都有,但真正自己给病人进行,总找不到感觉,怎么也找不到书中的脉象。真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恩师说,号脉除了把书中的知识背过外,要反复测试,要大胆伸出自己的手,按住病人的手。不要不好意思,慢慢体会反复实践就能掌握。我记得 天抄方,有位女性患者来诊,面色苍白,说话无力,恩师给他号脉、看舌苔,详细问诊,然后又让我给患者号脉,并问我号脉的情况。 次给患者号脉,只是感觉到脉搏的跳动,分不清到底是哪种脉象,只是非常胆怯的说,脉很弱。恩师先把处方开完,然后给我讲道:这位患者头晕、乏力、饮食减少、有时心慌,观其面色苍白,脉搏沉细无力,辨为气血亏虚,可以用八珍汤治疗。八珍汤其实是两个方子组成,一是补气的四君子汤,一是补血的四物汤,两个方子组成了补气养血的八珍汤。气血双补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以后逐渐教我十全大补汤,祛痰的二陈汤,祛湿的平胃散,治疗伤寒的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白虎汤、承气汤、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乌梅丸,治疗温病的银翘散、桑菊饮等众多处方。年8月6日,一列从淄博开往北京的火车在呼啸奔驰。我进京代表恩师黄衍强先生,为一位失去西医化疗机会的白血病病人会诊。3天前北京某中医门诊部,接诊了一位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重症白血病人。由于病人病情危重,不宜再长途跋涉到淄博就诊,接诊医师通过电话向恩师黄衍强求援,邀请进京为病人会诊。不巧的是,此时恩师正在美国出席国际医学学术会议,近期还不能回国,此次会诊的重担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的肩上。我能担当此重任吗?医院同事心里也都暗暗为我捏一把汗。然而,跟随恩师多年的历练,我却充满自信,目光透过车窗,华北辽阔的平原从眼前一片片闪到身后,跟师潜心学习中医药诊治肿瘤、白血病的往事又一幕一幕闪现在眼前。年3月30日,山西患者和平,女,36岁,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而来院诊治。恩师黄衍强手把手教我为病人望、问、闻、切,专心体会,认真领悟,检查病人见其面黄少华,行动迟缓,病人自诉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呃逆、饮食尚可,脉象弦数。辨证为邪毒入髓、气阴两虚。给予祛白粉、归脾丸配合中药汤剂治疗,病情逐步好转,两年后来院复诊,血象完全正常。当还在深入回忆中的时候车已到达北京,正是第二天清晨。我不顾旅途疲劳,前往看望病人。只见患者贫血貌,脱发,鼻端及面部布满出血点。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黄厚。问诊病人述记忆力下降,反应特慢,睡眠差。切脉弦而有力。辨证为急劳。处方当归10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黄芪20克甘草6克水煎服。半月后病人病情开始好转,继续治疗2年余,症状全部消失,达到临床治愈,至今15年。人生能有多少个30年,有人讲能吃苦的人吃半辈子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我在恩师的带领下,除了门诊就是出诊,每年在全国各地巡视病人,很少按时吃饭,大多在中午1点多,有时候到了下午4点,肚子饿到一定的时候竟然不饿。有时在一个城市看完病人,晚上马上赶去另一个城市,在火车上写好稿子,下车后 件事就是找网吧,医院治疗的信息发布出去。现在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