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一例咽痒咳嗽案

治疗一例咽痒咳嗽案

(作者:韦安理–3-31)

我表姐感冒了。年3月29日电话问诊,刻下症状有:气紧,咽干,咽痒即咳,躺下更咳;没有汗,没有明显怕冷或怕热,大便黏,小便正常,晨起有点口苦。

处方:(0329)柴胡20克,*芩10克,麻*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姜半夏10克,五味子10克,干姜10克,细辛6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3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麦冬30克,北沙参10克。三剂,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温服。

反馈:上方吃完三剂,感觉好很多了,气不紧,咽喉不痒了,只有久久咳一两下。嘱其停药,注意保暖,不要着凉。

下面按病脉证治来进行分析:

(1)病:伤寒辨为少阳病,金匮辨为咳嗽上气病。

①“晨起口苦,咽干”,这是少阳病提纲证,选用小柴胡汤,并按第96条的方后注“若咳者,去人参、生姜、大枣,加五味子、干姜”进行加减。

《伤寒论》第:“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②“气紧,咳嗽,躺下咳甚,大便黏”,这是《金匮要略》的咳嗽上气病,小青龙加石膏汤证,大便黏是里有湿热,生石膏药证。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第14条:“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麻*,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

右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2)脉:电话问诊,无脉像,平时身体较好,按脉有力来治。

(3)证:没有汗,气紧,咽痒咳嗽,咽干,口苦,大便黏。

(4)治:“小柴胡汤+小青龙加石膏汤+桔梗、前胡、麦冬、北沙参”。

(5)加味:咽痒加桔梗、前胡;咽干,加麦冬、沙参。

①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腥臭。

②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的功效;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咳满,咳痰*稠。

③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④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

韦安理

医者仁心,无利亦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pz/244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