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自《甄嬛传》年开播以来,便风靡大江南北,好评如潮,曾创下了收视的神话。《甄嬛传》是中国史上最为正统的宫廷剧,剧中在饮食、医药等方面颇为精心考究,“欢宜香”、“舒疤胶”、“夹竹桃的汁液”等各种香料、花草类冷知识的运用,更是让观众大开眼界。然而,细心的观众也发现,宫中还有一样万能神物,那便是阿胶。妃子们小产或是调养身体,后宫中华丽丽的阿胶 是万能的佳品。其实,阿胶除了补血,它还能解决失眠问题,详情且看下文国医大师张灿玾如何用它。
国医张灿玾出身中医世家,涉医60余年,临床医疗疗效显著,被人们赞誉“学贯古今,儒雅大医”。国医处方
阿胶三两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阿胶烊化兑入汤药,待药汁稍凉时,兑入鸡子黄)。
验案摘要庄某,女,老年。素患心、脑血管疾病若干年,睡眠欠佳,医院检查治疗,近因失眠,去医院诊治,经查,心、脑血管如故,唯尿检有潜血,身体及精神状况尚可,大便不畅,经服中药(太子参30g,白术20g,黄连12g,知母15g,石韦,砂仁3g,大黄3g)多剂无效,心烦头晕,失眠较重,口干裂、舌红苔黄,脉象左手寸关滑动,尺沉弱,右手沉弦。此肝阳上亢,心与小肠火盛,气津两伤,神守舍,首当清心安神,滋阴降火,以缓浮动之火,润胃肠之燥。
生地黄15g知母10g黄连6g黄芩6g白芍10g阿胶10g,烊化炒酸枣仁5g合欢花10g莲子心3g淡竹茹10g
水煎,温服,每日1剂。
复诊:服上方2剂后,大便正常,舌干口燥及心烦等症均减轻,睡眠时间亦增加,自觉较以前服诸药均舒适,唯头部有时发晕,尿检有潜血,舌红润,脉象有所缓和,此心火有所衰减,气津増盛,神渐归舍,然下焦之热有伤营之患,经用前方,加小蓟10g,五味子6g,水煎温服。
复诊:服上方5剂后,睡眠已大有好转,精神亦其佳,唯口腔溃疡较明显,此气津虽有所恢复,然心与小肠之火仍未尽熄,继以前方加减。
生地15g知母10g玄参10g黄连6g黄芩6g白芍10g阿胶10g,烊化炒酸枣仁15g合欢花10g莲子心3g淡竹茹10g五味子6g
水煎温服,每日1剂。
复诊:服上方数剂后,诸症均已大好,遂继服数剂,巩固前功。
按语
此案系一久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的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各个阶段的病机变化与证候反应,主要的病候为失眠、口干、心烦、便干等,心与小肠之火旺,气津虚损所致,而医者方中确有参、术、砂仁等调脾胃之药,又加诸龙牡,大黄类性反又利于养阴之药,虽又用了几种安神之药,亦全无章法,诚为乌合之众,一不成阵伍,二无战略与战术思想,岂能胜敌。
本方根据病情,取仲景先生《伤寒论·少阴篇》黄连阿胶汤加减用之,特加生地黄、知母、玄参等,以助白芍养阴生津之力,又加莲子心、淡竹茹等,助芩连泻热除烦之用,再加炒酸枣仁、合欢花以安神归舍。加药虽多,仍不失黄连阿胶汤之本义。
详不眠之病,证出多端,或心脾两虚,或心肾不交,或肝胆火旺,或惊恐伤身,可血滞神越,或胃气不和等,种种不一,重在医者“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自可得其要领也。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国医大师·经方验案精选》,图文来源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