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清明春盎然

春分后15天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和踏青的传统节日。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唐朝中期以前

清明节=寒食节+清明

后来

寒食+清明+上巳节并称清明

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 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前后养好生,能达到强身健体、防病长寿,一年不生病。清明节前后应该注意如下养生的方法:

吃:“两多一少”很重要

1.多吃“柔肝”的食物

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

2.多吃“祛湿”的食物

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3.慎吃“生发”的食物

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此类食物大多咸寒而腥,易诱发过敏性疾病、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

喝:两种养生茶可以常喝

1.黄芩茶

做法:黄芩6克,绿茶3克,将黄芩用毫升水煮沸,然后用它来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清热燥湿、泻肺火、解毒、利尿、降压、镇静等功效。

2.桂圆红枣茶

做法:桂圆红枣各5颗,用沸水冲泡。 将红枣划开。

功效: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安神、润肺等功效,主治倦怠无力、失眠健忘。

住:夜卧早起,辰时好吉利

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尽量做到夜卧早起。

行:多动少静,春练别赶早

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zp/291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