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子洲县乡村振兴路上的千年药乡

夏日炎炎,7月30日,乘车行驶在子洲县驼耳巷乡蜿蜒的村道上,闻着浓浓的药香味,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黄芪、黄芩等中药材为高低起伏的山山峁峁都披上了翠绿的新衣,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今年夏天雨水多,看黄芪长得多俊,以后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驼耳巷乡干部景波指着一望无际的黄芪向我们介绍到。

子洲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被誉为“千年药乡”。近年来,子洲县已成为陕北地区中药材种植主产区,也是全国药材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全县共种植各类中药材23万亩,其中种植黄芪就达15万亩,年产值达到2.4亿元。

扩规模,黄芪种植遍地开花

一千多年前,药学家陶弘景就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秦北黄芪尤佳,色黄白,味甜美,有补气升阳、益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子洲因其独有的土壤环境优势、仿野生种植优势和道地品质优势,使得子洲黄芪色鲜、味浓、质优,有了“东北参、子洲芪”的美誉。

年,子洲黄芪在全国各大黄芪产区中,最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年,子洲黄芪入选“陕西十大秦药”名录;年,子洲黄芪作为“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推荐产品,在中央电视台8个频道向全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广泛推介;年,子洲黄芪食药同源试点获批,入选陕西地方药材志,同年10月16日,子洲黄芪种子搭建神州十三号开展太空育种……

“家门口建起加工厂,既方便又赚钱,我们再也不用愁药材卖不出去啦!”多年来靠中药材发家致富的封应德信心满满地说。

驼耳巷乡作为全县“万亩乡镇”之一,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测土配方,引导农民精耕细作,不断提高药材品质,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建立世平堂中药材加工项目,努力打造集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推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全乡中药材种植保留面积4.2万亩,年产值近万元,户均年收入达1.44万元,

目前,全县建成黄芪“万亩乡镇”8个,标准化种植基地亩以上3个,千亩以上8个,百亩以上个,1.6万农户受益,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加工和营销为依托的产业开发体系。

强人才,产业规范化有序推进

近年来,子洲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产业集聚优秀人才,以人才促进产业兴旺,实现人才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全面推动人才发展与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黄芪加工项目,天芪公司着眼科研人才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多万元建设实验室,组建质量检测和产品研发专业团队,开展子洲黄芪道地药材品质研究和日化产品研发,建成高品质黄芪饮片、黄芪提取物两条高端生产线,实现人才成果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随着黄芪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子洲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编制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为黄芪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服务。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子洲黄芪栽培及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和《子洲黄芪质量等级标准》两项“子洲黄芪团体标准”,规范引导产业发展。

子洲天赐、天芪等企业集中研发和已开发的产品黄芪粉、复配茶、黄芪固体饮料、发酵饮料、黄芪酒、黄芪保健食品、黄芪化妆品等7个系列50多个品种的陆续上市,也让子洲中药材的附加值进一步地增大,农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日子也火起来了。

强品牌,“子洲黄芪”走稳走远

高品质的仿野生黄芪是子洲县的一张地理名片,要深挖子洲黄芪大健康产业附加值,把“黄芪”变成子洲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黄金”,近年来,子洲县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子洲黄芪”这块金字招牌,让子洲黄芪越走越远,登上国际舞台。

年,子洲县举办首届中国子洲黄芪高峰论坛,子洲黄芪产业受到了中省市和社会各界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zp/771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