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中医称为“郁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多由于情志不舒和脏腑失调所致。
治疗郁证宜早不宜迟,宜“顺”宜“开”,宜“调”宜“解”。下面跟大家介绍郁证常见证型的辨证治疗。
1.肝气郁结
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月经不调、苔薄腻、脉弦。治以疏肝、理气、解郁。
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芍药、陈皮、甘草、香附、川芎加减治疗。方中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行气解郁;陈皮理气和中;川芎、芍药、甘草活血化瘀止痛;可加郁金、青皮、川楝以助解郁之功。
可予以玫瑰花、佛手、陈皮、川楝等,煎水代茶饮用。
2.脾胃不和
表现为心情抑郁、失眠健忘、头晕神疲、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健脾养胃、补气解郁。方选四君子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常腹泻可加山药、薏苡仁、白扁豆、芡实、大枣;心胸郁闷、情志不舒者,可加郁金、香附、木香、佛手;头晕头痛者,可加川芎、当归、白芷、天麻;失眠严重者加酸枣仁、茯神、远志。
可予以人参、莲子、大枣等,煎水代茶饮用。
3.痰气郁结
表现为精神抑郁、胸部满闷、胁肋胀满、咽中如有异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治以行气开郁、化痰散结。方选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厚朴、生姜、紫苏叶、茯苓。
痰郁化热见烦躁、口苦、呕恶、舌红、苔黄腻者,可去生姜,加竹茹、栀子、黄连;湿郁气滞而兼胸脘痞闷、嗳气、苔腻者,可加香附、佛手、陈皮、苍术;兼有瘀血,而见胸胁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者,可加丹参、郁金、降香、片姜黄。
可予以橘红、佛手、莱菔子等,煎水代茶饮用。
4.忧郁伤神
表现为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喊叫骂詈、舌质淡、脉弦。治以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选甘麦大枣汤加减:小麦、甘草、大枣。躁扰失眠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茯神、远志;血虚生风,而见手足蠕动或抽搐者,可加当归、生地黄、珍珠母、钩藤。
可予以莲子、小麦、百合等,煎水代茶饮用。
5.气郁化火
表现为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口干苦,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方选加味逍遥散加减:牡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甘草、生姜。
口苦便秘者,可加龙胆草、黄芩、大黄;胁肋疼痛、嘈杂吞酸、暖气、呕吐者,可加黄连、吴茱萸、半夏、厚朴;头痛、目赤、耳鸣者,可加菊花、钩藤。
可予以枸杞、菊花、夏枯草、钩藤等,煎水代茶饮用。
6.心肾阴虚
表现为虚烦少寐、惊悸、健忘、多梦、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盗汗、口干咽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以滋养心肾。
方选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生地黄、天冬、麦冬、玄参、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苓、朱砂、当归、人参、丹参、桔梗、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
心肾不交而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者,可合交泰丸;烦渴者,可加天花粉、知母;遗精较频者,可加芡实、莲须、金樱子。
可予以枸杞、五味子、麦冬、枣皮等,煎水代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