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连*芩汤

十九、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连*芩汤主之。不渴而舌滑者属湿温。

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夹秽,扰乱中宫而然,故以*连、*芩彻其热,以芳香蒸变化其浊也。

*连*芩汤方(苦寒微辛法)

*连(二钱)*芩(二钱)郁金(一钱五分)香豆豉(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青龙试注:干呕口苦显然少阳病,为何吴鞠通冠以阳明病?我的理解是这种属于伏邪,伏邪可以发自少阳;可以发自阳明,这就是阳明热邪波及少阳出现口苦干呕;因此以芩连清阳明之热,郁金疏肝利胆而且芳香;豆豉宣郁也能散热;如果便秘可用大柴胡通泻阳明少阳。

赵绍琴老《温病纵横》解释本方证属于热郁少阳属于气分,也可,供大家参考!

口苦属于阳明,《伤寒论》当中也有记载:

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

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栀子豉汤主之!

因此吴鞠通这个干呕口苦属于阳明也是先例的。

本人验案*连*芩汤证一则如下:

某男,23岁,年,5月15日初诊主诉:头晕。患者为工人,下午睡觉起床后自觉感冒,头晕,恶心,呕吐一次,口苦,口干不明显;食欲欠佳;大便可,小便*。脉弦数,舌淡红边尖红点。

辩证:患者另患有鱼鳞病,近一年来由我诊治,经常以养阴凉血,清气疏卫治疗(可参观原案顽固性鱼鳞病案);我知其素体阴亏;此乃伏邪内发,属于春温范围;但患者头晕,口苦,恶心,脉弦数少阳症具备,投小柴胡汤无可非议;仲景云:但见一证不必系具;此患者可谓典型。考温病条辨另载治疗温邪在阳明用*连*芩汤治疗;先贤仲景用伤寒论*芩汤治疗;《温热逢源》少阳则往来寒热,宜淡豆豉*芩柴胡栀子等;此四方用何方必须斟酌;患者阴亏内热是本,遇有风热外加,内外合邪,引动伏邪,一起即见温病卫气营血辩证之热蕴少阳见证。小柴胡汤虽然具有清热和解之功,但是人参大枣生姜辛温甘温之品不宜阴亏之体;温病有存的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的明训;岂敢不从。故选*连*芩汤合*芩汤加减:*连6克,*芩6克,郁金10克,豆豉10克,白芍12克,甘草6克,玄参9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芦根15克,茅根15克。2剂

效果:5月17日患者来诊,曰感冒愈!

案二:心慌

年9月22日初诊;宋某女64岁,自觉心脏颤抖心慌,发作时汗出,不闷,不痛,乏力气短,口干,不渴,口苦,纳差,心烦失眠,多梦。悲伤欲哭,大便正常,尿*。舌红苔薄。

辨证:心胆火旺,气阴不足,脏燥。

选方:*连*芩汤合清营汤,甘麦大枣汤

沙参15克,水牛角20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连翘15克,白芍15克,郁金10克,*连6克,竹叶10克,丹参15克,龙骨牡蛎各20克,小麦30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

二诊:年1月1日

上方五剂效果良好,今又有反复,唯独跟上次不一样地方大便干。

选方生脉饮*连*芩汤增液汤甘麦大枣汤合方之意。

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玄参15克,丹参15克,生地15克,郁金10克,*芩*连各6克,大*6克,炙甘草6克,小麦30克,大枣5枚。五剂日一剂。

吴修飞

打赏随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gx/104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