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小小脂肪肝,名老中医这么治疗

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高血糖、高 三酯、高胆固醇以及肥胖等。仝小林教授认为,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病理产物,脂肪肝的发病以中满内热为核心病机,以脾肠病变为病理中心,由膏粱厚味所发,治疗当审证求因,又根据其病理阶段的不同而分期治疗,治疗当有气郁、气结、血瘀之轻重不同,而又多兼夹,又不同阶段各有偏重,故治疗当分清阶段之主次病因病机,施以不同治法方药。

审证求因,分阶段论治

阶段:以气郁为表现。膏浊阻滞气机,至气机不畅,肝失疏泄,临床检查可见血脂高或肥胖症日久,但还未形成脂肪肝或轻度脂肪肝。而根据气郁的寒热虚实转化不同,又有痰热、痰湿、湿热、寒湿、气虚痰阻之区别,应当区别以治之。这一阶段总的治则宜行气开郁,消膏转浊为主。以大柴胡汤、四逆散、小陷胸汤、越鞠丸、栀子檗皮汤、茵陈蒿汤等为基本方,而生山楂、红曲、五谷虫、炒麦芽、化橘红、佛手、红花、土茯苓、萆薢、秦皮为消膏转浊的常用药。而对浊的治疗,其治法包括两个主要途径:转浊和化浊。转浊即切断中满内热化生为浊的路径,从根本上阻止浊的生成;化浊即促进浊邪的转化和分解,加速代谢,以减少浊在体内的积聚,降低血液黏稠度。又痰热宜清热化痰,选用半夏、浙贝母、瓜蒌仁;痰湿宜燥湿化痰,选用陈皮、*连、*芩、*柏、苦参;湿热宜清热化湿,选用茵陈、栀子、苍术、薏苡仁、川楝子、虎杖、香橼;寒湿宜温阳化湿,选用附子、干姜、肉桂;气虚痰阻宜益气健脾化痰,选用白术、茯苓、猪苓。第二阶段:以气结为表现。此阶段已经形成有形实邪,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表现为轻中度脂肪肝。故此阶段当在 阶段的基础上加强行气、消膏之力,并加强散结之功。散结又有行气化痰散结、软坚散结、活血散结之不同。行气化痰散结如浙贝母、夏枯草、香橼、佛手;软坚散结如生牡蛎、鳖甲、龟板、白芍;活血散结如丹参、赤芍、丹皮、酒*、炮甲珠。第三阶段:以血瘀为表现,可选用大*虫丸、抵当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桃核承气汤等。因气郁日久致气结而脂肪沉积,而脂肪沉积超过一定的数量,肝脏体积增大,且沉积日久致肝细胞坏死,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形成血瘀证候。血又因膏浊而血行缓慢、因气机阻滞而血行不畅,为血瘀之诱因又加重血瘀之证,以此恶性循环。治疗宜增强行气破血之功、又能生新为佳。行气破血可选用郁金、三棱、莪术、土鳖虫、王不留行、藏红花、水蛭、桃仁;活血生新宜选用丹参、三七。

典型病例

患者,男,47岁,初诊:“脂肪肝4年余”。患者为生意人,平日酒局甚多,常食饮肥甘,酗酒大醉,时右胁肋部胀满隐痛,纳食后胀痛尤甚。确诊为“中重度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刻下症见:右胁肋胀满不适,心中烦闷,纳差,乏力,口苦,晨时干呕,小便*,大便干。面色黛黑,舌黯红,舌底瘀,苔*厚腻腐,脉弦数。身高/体重:cm/78kg。检查:肝功能:丙氨酸 转移酶(ALT):U·L-1,天冬氨酸 转移酶(AST):78U·L-1,余正常。肾功能正常。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mmol·L-1, 三酯(TG):4.2mmol·L-1,高密度脂蛋白(HDL):1.41mmol·L-1,低密度脂蛋白(LDL):3.22mmol·L-1。肝脏B超示:中重度脂肪肝。西医诊断:中重度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高脂血症。中医诊断:肝癖,膏浊内蕴,气机郁滞。治法:行气开郁,消膏转浊。大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9g,*芩15g,半夏12g,枳实12g,酒*6g,白芍15g,炙甘草9g,郁金30g,赤芍30g,生山楂30g,藏红花2g(分冲),红曲6g,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嘱患者戒酒,低脂饮食。患者以上方为基本方加减服用半年,检查肝脏B超,并与半年前B超比较示:未见明显异常。肝功正常,血脂仍偏高。为巩固疗效,缓图根治,改上方制水丸,每次9g,每日3次,继续服用。半年后复查血脂正常。嘱患者戒酒,低脂饮食。按:①患者的主症为“右胁肋胀满”,同时“苔*厚腻腐”为重要体征,又因嗜酒厚味之病史,故可明其病机———嗜酒荤味,久损肝脾,滋生痰湿,化为脂浊,沉伏于肝,肝失疏泄,脂浊难化而久羁于肝,故病脂肪肝;或致胆气郁遏,泌精无权,可见口苦、干呕等症;或脾失散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交织不分,可见呕吐、便秘或腹泻、纳差等症。患者正值中年,体质健壮,酒为湿邪,湿邪伤及中焦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而干呕;湿聚日久而生热,湿热上冲清窍而心中烦闷;内热日久,煎熬津液,大便干,湿热走小便则小便*。②该患者为中重度脂肪肝,治法宜行气开郁、消膏转浊,并加强其破血逐瘀之功。选用大柴胡汤中柴胡、*芩开郁清热。现代研究证实,柴胡除舒肝解郁外,有明显的保肝降脂作用;酒*活血逐瘀、泻浊消膏,*芩、酒*配伍清浊降脂、健脾开窍,使脂浊下行二窍;半夏、枳实行气开郁泻浊,生山楂、红曲消膏化浊;半夏、生山楂、枳实、红曲和胃醒脾,燥湿化痰,可开结散痞,降低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白芍柔肝养肝;郁金、赤芍、藏红花破血逐瘀、养血柔肝,增强肝血循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脂肪氧化,防止脂肪痰浊沉积于肝,可逆转肝细胞脂肪变性,扶正祛邪兼顾。全方行气疏肝、助脾运化、宣降脂浊,又活血柔肝、养肝护肝。

主讲人介绍

徐景藩:男,江苏省吴江市人。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 中医药学家、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往期精华文章导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gx/225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