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
相传金元年间,长安有一个名叫王善夫的富商,患上了小便不通以后,大腹便便,肚子坚硬如磐石,壅塞之极,导致双腿凸出,腿脚肿胀得破裂出黄水,吃不下也睡不着,苦不堪言。
王善夫的病久治不愈,他找到当时的名医李东垣求治。李东垣详细询问病因和其他医生所用处方,想到《素问》“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的提法,推断王善夫小便不通是体内阴阳(寒热)不平衡所致。
于是李东垣对症下药,开了以黄柏为主药的方剂让王善夫煎熬服用,没多久,王善夫感觉前阴如火烧刀刺一般炽热,尿液一下子像山洪暴发一样奔涌而出。一转眼,他腿脚上的肿胀也消散了,身体很快恢复如常。从此,黄柏的神奇药效一直为民间所传颂。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川黄柏主产于四川、贵州,关黄柏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
剥取树皮,除去粗皮,晒干;润透,切片或切丝。
本品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以皮厚、色鲜黄、味极苦者为佳。
生用或盐水炙、炒炭用。
苦,寒。归肾、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1.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
本品苦寒沉降,长于清泻下焦湿热。
治湿热泻痢,常与白头翁、黄连、秦皮同用,如白头翁汤(《伤寒论》);
若与栀子同用,可治湿热黄疸尿赤,如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湿热下注之带下黄浊臭秽、阴痒,常与山药、芡实、车前子等同用,如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治湿热下注膀胱,小便短赤热痛,常配萆薢、茯苓、车前子等药,如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
治湿热下注所致脚气肿痛、痿软无力,常配苍术、牛膝,如三妙丸(《医学心悟》)。
2.骨蒸劳热,盗汗,遗精
本品主入肾经,善泻相火、退骨蒸。
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并配生地黄、山药等药,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或与熟地黄、龟甲等同用,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3.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治疮疡肿毒,内服外用均可。
内服以本品配黄芩、黄连、栀子,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外用配大黄、黄连为末,醋调外搽。
治湿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等配伍,亦可配煅石膏等分为末,外撒或油调搽患处。
煎服,3~12g。外用适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炙用,止血多炒炭用。
黄芩、黄连、黄柏性味皆苦寒,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治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每相须为用。
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肺热咳嗽者多用;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中焦湿热泻痢、痞满呕逆及心火亢盛、高热心烦者多用;黄柏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者多用。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阅读往期内容,请直接点击蓝色文字!
中药小故事——桂枝
中药小故事——芍药
中药小故事——甘草
中药小故事——生姜
中药小故事——大枣
中药小故事——葛根
中药小故事——杏仁
中药小故事——厚朴
中药小故事——附子
中药小故事——麻黄
中药小故事——人参
中药小故事——石膏
中药小故事——粳米
中药小故事——知母
中药小故事——茯苓
中药小故事——白术
中药小故事——芒硝
中药小故事——大黄
中药小故事——半夏
免责声明:本公共账号除发布的部分原创外,其余均摘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如有侵权之处,敬请及时告之,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北京誠敬堂公益中醫診所邀您一起同行
往期回顾
?緣起?北京誠敬堂中医公益診所
诚敬堂新设烫烧伤科室---烧伤烫伤者福音---这是最温暖的地方!!一封烫伤患者的来信一封来自福建母子的来信一封来自患者母亲的感谢信一封来自北京患者的求医心得分享神奇的烫伤膏---诚敬堂中医诊所神奇的烫伤膏---辽宁锦州烫伤患者诚敬堂中医雷大夫:给老年失眠患者的靠谱建议!诚敬堂中医雷大夫:请告诉父母(2)安寝十要,有效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