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芩颗粒益气固表,祛风通窍,治疗鼻炎的

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1.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2.清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从鼻孔滴下。3.鼻塞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4.鼻痒大多数患者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

桂枝

相信很多鼻炎患者对肺气虚寒证型的鼻炎不甚了解,但是都知道自己得的是过敏性鼻炎。根据上面小编截取的症状,这两种在中、西医体例上不同名字的鼻炎可以正式“对接”了。

鼻炎这种算不上大病的问题,却特别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慢性鼻炎患者,有点风吹草动就发作,鼻塞、头痛,不得安睡,备受折磨。之前介绍了苍耳子鼻炎滴丸,特别适合风热犯肺型的急性鼻炎或慢性鼻炎的发作期。可是有些朋友看了就知道不对自己这种过敏性鼻炎的证,然后追问有没有别的药推荐。其实这些药我在早期的文章中有写,但是现在明白了,对不了解中医的人,可能并不会把过敏性鼻炎和中医肺气虚寒证的鼻炎联系起来。

所以,这里就再强调一下,辩证要点就是:畏寒、怕风,流清鼻涕!着凉受风特别容易导致鼻炎发作。我身边的一个同事就是个特别典型的案例,秋、冬、春季,稍稍受点风寒,就诱发鼻炎。主要是肺气虚寒,卫气不固,不能卫风寒于体外。

苍耳子

辛芩颗粒方解

辛芩颗粒成份:细辛、黄芩、荆芥、白芷、桂枝、苍耳子、石菖蒲、黄芪、白术、防风。

该方主体部分脱胎于古方苍耳散和辛夷散苍耳散出自陈无择的《三因方》,成分为苍耳子、辛夷、薄荷、白芷。《成方切用》认为此方能治“鼻流浊涕不止”,“凡头面之疾,皆由清阳不升,浊阴逆上所致,白芷主手足阳明,上行头面,通窍表汗,除湿散风……苍耳疏风散湿,上通脑顶,外达皮肤。”。苍耳散自宋代以来,一直为治疗鼻病的要药。辛夷散出自《济生方》,成分为辛夷、白芷、升麻、藁本、防风、川芎、细辛、木通、甘草。《医方集解》提出此方治鼻生息肉,气息不通,不闻香臭。由“白芷辛温轻浮,能升胃中清气,上行头脑……防风辛温雄壮,亦能上入巅顶,胜湿祛风……细辛散热破结,通精气而利九窍。”可见苍耳散偏辛凉,辛夷散偏辛温。辛芩颗粒综合两方,加以化裁,并加入芳香化湿的石菖蒲,使其具有芳香通窍、升阳降浊的功能,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鼻塞涕多、鼻粘膜水肿的症状。

方中细辛与桂枝相配,取小青龙汤之意小青龙汤有行水发汗之功效,治疗内有水饮而外感风寒束表。所谓水饮,我们不能狭义地认为水湿痰浊留于胸肋或胃肠,其实鼻粘膜苍白水肿、气管痉挛水肿,也是内有痰饮的临床表现。《本草汇言》称“细辛佐姜桂能驱脏腑之寒”,这是应用了痰饮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法则。

细辛与荆芥、黄芩相配具增效作用细辛味辛性散,走窜力极强。《本草经百种录》认为:“细辛气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故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也”。《本草汇言》说:“佐荆、防能散诸经之风,佐芩、菊、薄,又能治风火齿痛而散诸郁热最验也。”

方中黄芪、白术、防风即为玉屏风散,有扶正祛邪之功效,既能益气固表,又能疏风祛邪。黄芪得防风而功益大,取其“相畏而相使”这种特殊配伍功能,黄芪配桂枝,又能调和营卫。黄芪与诸发散药相配,能使之散而不越,补而不滞,适宜于较长期服用。

现代研究

1、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

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芩颗粒辅助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79.59%。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4、免疫球蛋白E的水平分别为(86.24±9.73)pg/ml、(.85±23.39)U/ml,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辛芩颗粒辅助氯雷他定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临床研究

1.治疗变应性喉炎:

采用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喉炎36例,变应性喉炎发作期的典型症状主要为顽固性干咳少痰和咽喉异常感,通常持续3周以上;偶而有轻度声嘶、恶风等症。喉镜检查可见撕裂、会厌等处黏膜水肿等。舌淡苔薄白,脉虚浮。结果显示36例患者均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其中最短治疗时间为7天,最长20天,随诊3月以上,无1例复发,治愈率%。

2.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将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芩颗粒。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常规基础疾病治疗方法配合中药辛芩颗粒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显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hy/207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