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现代人的大敌,而在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就有提到半夏可以用来治疗失眠,那半夏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夏天过一半的意思,所以呢他其实就是一种在农历5月间,在夏天过一半的时候会成熟的一种植物。
半夏的作用
半夏在植物学上归于有*种类,但中医却把他当成治病的药材,半夏的使用在内经中有提到半夏秫米汤:他可以用来治疗失眠。他的功效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对于一些肠胃不舒服,想要反胃,想要呕吐,胃不和则卧不安这样的症状,他都是比较适合的。
半夏是夏天的植物,除了天气热是它的生长条件,在种植时还必须特别照顾根部的排水状况。
半夏属于草本植物,他是比较怕阳光的,栽种的时候要半日照,不可以晒到太多的阳光,不可以浇太多的水,如果浇太多的水,他的根部会出问题。干爽的情况下栽培起来的半夏会比较漂亮。
所以半夏种植的要诀是:半夏耐热但是不耐干,需要灌溉但是不可以太湿。
内经十三方之首—半夏秫米汤
大约在十年以前,因为身体出现问题,所以特别想学习中医的内容,于是就决定《*帝内经》开始,当时读到以下的文字,感觉特别的费解。
“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这段文字看起来是令人非常的费解,而且我也不相信这种单方药可以治疗失眠,所以后来我发现*帝内经这本书真是很难,没有专家指导,也无法理解。后来机缘巧合,接触了道家养生功,再加上阅读了《道德经》一类的道家经典,慢慢才对这段文字有所理解。
在《*帝内经》中一共记录了13个方剂,而且大部分我们今天已经很少使用,少部分能使用的方剂有些还是外用的,而口服的汤药方剂就显得非常不同寻常。半夏秫米汤就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这是由于阳气盛而阳跷陷,所以不得入于阴,因而阴虚火旺所以失眠的病例。
首先明确一下,阳跷脉应该是卫阳入里的一个桥梁,由于桥梁下陷所以卫气不得入于阴。其次阳不入阴的结果是阴虚,这是由于阳不入阴则阻滞于阴外,阳郁于外或者郁于上则化热而耗损阴液,所以导致阴虚。
或者说只有当阳气入于阴,阴液才得以保存,也说明潜阳入阴也是养阴的方法之一。治疗方法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祛其邪。”应该是补阴虚,泻阳气,通调经脉以祛邪。治疗的方剂就是半夏秫米汤,治疗效果是“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帝这时豁然开朗继续总结处方的治疗机理,“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
记得在上一篇《汉医传奇》皇甫谧与医学美容里,就有提到过奇经八脉负责主管人体的一些更加高级的生理功能,因此失眠症之所以难治,是和经络气血的循环盛衰有密切的关系,而半夏能够调和奇经八脉,足见这位中药的神奇。
良药难求
半夏秫米汤被称为《内经》十三方之首,而在《伤寒杂病论》中至少有10多个方子有使用半夏为君药。其中《半夏泻心汤》更加被誉为是当代消化道治疗的首方。
半夏泻心汤是用半夏为主药,其次,虽然半夏泻心汤的主要功能是升脾阳降胃气,但是名字却是泻心汤,而不是泻胃汤或者补脾汤之类,原因是此方的主要功效也是引阳入阴的,用半夏为主药,其他药物调理脾胃,其中有辛味的干姜,以及苦味的*连、*芩,辛开苦降,疏通中焦,引阳入阴,这是半夏泻心汤的本意。后世医家有用此方治疗失眠症的,其原理与半夏秫米汤是一样的。所以说半夏泻心汤是半夏秫米汤的加减方剂。曾经有医师在美国使用此处方的升级版本,治愈消化道长期出血的病人,免除了病患的手术治疗之苦。足以发现此药物的神奇之处。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半夏这味传奇千年的中药,因为我们中国东边邻居的热捧,导致国内的药源非常紧张,导致道地半夏难以寻获。
想买到优质的半夏需要花费大价钱,而在我曾经学习的那家药铺,半夏也尊为最昂贵的 中药之一。由此我们发现,如果想发挥经方的作用,发展好道地药材,是非常重要的前置作业。
健康
地图
网页
应用
更多
三元岐*医康
注:音乐来源于纪志群古琴老师,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内容是为作者原创,欢迎大家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叶劲大夫
医院·专家门诊时间
花园山门诊(每周二下午);凤凰门诊(每周四下午)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心存善念烛光接力
傲骨说健康正在涟漪传讯
三元岐*医康是您身边的健康小贴士
傲骨说健康
作者:叶鸣编辑:洪流金聪
官方网站:三元岐*医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