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是味临床的常用中药,
应用范围较广,其燥湿力强,
不仅用于内科脾胃、郁证诸病,
还可用于外科湿疮等疾患。
只要配伍得当,疗效甚佳。
苍术
别名:南苍术、茅术、山精、赤术、仙术。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横走,呈结节状,粗大不整齐。茎直立下部木质化。叶互生,革质,上部叶一般不分裂,无柄,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边缘有刺状锯齿,下部叶多为3~5深裂或半裂,中央裂片较大,圆形、倒卵形,侧裂片较小,有柄或无柄。花期8~10月,果期9~10月。
产地:多生于山坡灌丛、草丛中。分布于河南、山东等地。
气味:性温,味辛、苦。归脾经、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属化湿药。
药用苍术
《本草纲目》:“大风痹,筋骨软弱,散风除湿解郁。汁酿酒,治一切风湿筋骨痛。”
《本草从新》:“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止吐泻。逐痰水。”
苍术温燥而辛烈,由于其燥湿力强,湿去则脾胃得以健运,故称其功能燥湿健脾,可用治寒湿较重的症候,临床用治湿阻脾胃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苔白腻厚浊等症,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苍术苦温辛烈,运脾燥湿;厚朴苦辛温,除湿宽肠,两药相伍,消食且散痰湿,对有湿、有滞、有积者尤宜。二药配伍,使湿除脾运、中阳得振,专解湿邪困肿,运化失司诸证。
另外,苍术气味芳香,民间每于夏历端午节用苍术与白芷在室内同燃,用以辟秽辟疫。经现代实验研究,此法确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1.起到燥湿健脾的功效,苍术性温,能够燥湿健脾,与清热类配伍,还利于除湿热。由于湿阻中焦而导致的脘腹胀满和腹泻,苍术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能缓解水肿,苍术还有燥湿利水的功效,对水肿也有一定的帮助,如《珍珠囊》日:“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可见苍术在消除水肿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3.具有风湿痹痛的作用,苍术性温可以达到除湿的效果,味辛能祛风,对寒湿比较严重的痹疼更为适用,苍术与羌活、独活等药搭配,效果更佳。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疼,腰背疼痛等症状都可以用苍术。
4.用于视力下降,具有明目的功效。现在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推广,视力下降的人数不断增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眼睛不容忽视。夜盲症、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等情况,也可以使用苍术。
5.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女性因为湿邪过盛引起的一些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效果很显著。
药理研究
抗胃炎、抗胃溃疡;调节胃肠运动;抗肝损伤;抗缺氧;对烟碱受体有阻断作用。水煎剂可抗实验性胃炎及胃溃疡作用,对胃液量、胃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血清性溃疡系因胃粘膜缺血、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组织坏死而形成的溃疡,苍术对此有明显效果。还有护肝利胆、抗缺氧等药理作用。
苍术的用法和用量
外用
苍术、黄芩、黄柏各15克,加水毫升,煎至~毫升,过滤。用药液洗患处,每日1次,病情重者2次,每次20分钟左右。此方可治湿疹。
煮粥
苍术15克,黑芝麻、核桃仁各30克,粳米60克。用纱布包好苍术,黑芝麻、核桃仁分别捣碎。将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煮粥,待米烂粥稠,弃去药包,空腹食粥,每日1次。此粥对于夜盲症有独特疗效,对视物昏花、两目干涩也有效。
研末
苍术、鸡内金、陈皮各等分,白糖适量。药材研细末,每次服1~1.5克,每日3次,加适量白糖调服,可提高食欲。
使用宜忌
阳虚、湿热、痰湿体质者适合服用。阴虚内热出血者禁服,气虚多汗者慎服。苍术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胃肠不适。
配伍药方
1、治湿气身痛:苍术,泔浸,切,水煎,取浓汁熬膏。白汤点服。(《简便单方》)2、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3、治飨泄:苍术60克,小椒30克(去目,炒)。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水下。(《保命集》椒术丸)4、治时暑暴泻,壮脾温胃,进姜饮食,及疗饮食所伤,胸肠痞闷:神曲(炒)、苍术(米泔浸一宿,焙干)各等分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米饮吞下。(《局方》曲术丸)5、补虚明目,健骨和血:苍术(泔浸)克,熟地黄(焙)60克。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温酒下三五十丸,每日三服。(《普济方》)
使用宜忌
阳虚、湿热、痰湿体质者适合服用。阴虚内热出血者禁服,气虚多汗者慎服。苍术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胃肠不适。
方
歌
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
再加苡仁名四妙,湿热下注痿痹痊
常用组方
苍术丸(《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治腹中虚冷,不能食。2.苍术导痰丸(《万氏妇科》),治月经量少,经闭不孕,形体肥胖,痰多乏力。3.苍术难名丹(《世医得效方》),治元阳气衰,脾精不禁,漏浊淋漓,腰痛力疲。4.苍术三黄散(《疡科全书》),治一切淫毒。5.苍乌参苓散(《辨证录》),治一时心痛,倏痛倏已,一日数发,饮食无碍,昼夜不安。6.苍白二陈汤(《证治汇补》),治湿痰下注便浊。7.苍术白虎汤(《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治秋发寒疫,及湿温,便清,足肿难移。8.苍术除湿汤(《症因脉治》),治太阳头痛。9.苍术芍药汤(《活法机要》),治痢疾痛甚者。10.平胃散(《局方》),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呕吐恶心,常多自利。11.神术散(《局方》),治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晕等。12.二妙散(《丹溪心法》),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
-End-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