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合于颜面痤疮,属于湿热较重型的
柴胡10g,黄芩10g,赤芍15g
白茅根15g,地丁15g,茵陈15g
丹参15g,野菊花15g,生地15g
夏枯草15g,龙胆草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
适用于青春痘,内分泌紊乱,失调引发的
面部,脖子,前胸,后背脓疱性痤疮。
黄连8克,黄芩10克,黄柏15克,茯苓20克,薏苡仁20克,薄荷10克,桑叶10克,蝉蜕8克,杭菊花15克,金银花15克,大青叶8克,蒲公英10克,丹参8克,牡丹皮10克,赤芍药8克,生山楂10克,大黄10克,生甘草5克。用法:上药煎服,
每日三次于饭后1小时服用!
此药方5副药一疗程。
3
适用于肺经风热、症状、丘疹色红,或有痒痛。
黑头为主,可有脓疱,
舌稍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清肺散热。
《枇杷清肺饮》加减
枇杷叶1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
栀子10克,野菊花10克,黄连6克,
赤芍10克,白茅根30克,生槐米15克,
苦参10克,鱼腥草30克,生甘草6克。
在上述基础上:
有脓疱,加公英10克、地丁10克;
口渴,加麦冬15克、玉竹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
便干,加大青叶15克或生大黄10克。
用法:1日1剂,日服2次。
4
适用于脾胃湿热型,
症状表现为:
颜面皮肤油腻不舒适,
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疤,
口臭,常伴有便秘,尿黄。
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湿通腑、治法。
《茵陈篙汤》加减
茵陈30克,
栀子、苦参、大黄、各12克,
金银花、火炭母各8克,
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土茯苓各30克。
在上述基础上:
如有脓肿,加连翘15克,穿山甲、皂角刺各12克;
结节难消退者,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各9克,丹参15克、牡蛎30克(先煎)。
5
色素沉着者
桃仁、红花、赤芍、蒲公英、
丹参、虎杖、蝉蜕各15克。
用法:煎汤服或外冼。或外用硫磺软膏外擦。
注:以上多种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建议找中医号脉辩证确认适用症状,在此基础上适当做加减,酌情处理。
不过,建议使用这些处方之前,最好先服用两颗安宫牛黄丸(三天一颗)。中药疗程结束后,再服两颗(一个星期一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