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的9大体质,分别用9个方剂调理,

冬季是各类疾病的活跃期,低温干燥气候利于病原体上蹿下跳,室内外温差大,,人们怕寒冷,锻炼变少,体质下降,为保暖紧闭门窗,空气不流通,感染几率增加。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病症高发期,尤其近段时间呼吸道病原体频繁捣乱,新冠变异毒株蠢蠢欲动,让人们的防病工作变得紧迫而现实。

中医认为,健康的基础是先把自己的底数摸清,体质就是底数,搞清后才能针对性做好查漏补缺。

中医把身体分为9种体质,除了1种是正常健康状态外,其它8个多多少少有些偏差,是“一正八邪”的状况,每种体质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常见多发病以及应对调理中药,详列如下:

1、平和质

特征表现:这是一种健康状态,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正气充盈,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病情倾向:免疫力良好,适应环境能力强,很少生病,不过这类人群不多。

可用药方:防风通圣丸。

基本考虑:该方出自金代《宣明论方》,是中医通用的预防药方,表里双解,有病能除病,无病能强身,全方17味药组成,麻黄+荆芥+防风+薄荷担纲,另有大黄、芒硝、石膏、黄芩等8味药辅助。

2、气虚质

特征表现:阳气不足,疲累、自汗、气短、肌肉松弛,舌淡红有齿痕,脉弱。

病情倾向:不耐风寒,易招湿邪,经常感冒,内脏下垂,病情恢复慢。

可用药方:玉屏风散。

基本考虑:该方出自元代《世医保效方》,著名补益剂,益气固表止汗功效强大,仅用3味药,炙黄芪为君,白术为臣,防风任佐使,补中有疏,祛邪不伤正,扶正气御外邪。

3、阳虚质

特征表现:怕寒畏冷,手足时常冰凉,虚寒形象明显,爱吃热食,精神不好,舌淡偏胖,苔白腻,脉沉迟。

病情倾向:冬天多病,易感风寒,容易浮肿、痰多、泄泻。

可用药方:金匮肾气丸。

基本考虑:该方出自《金匮要略》,又叫“八味肾气丸”,温补肾阳,改善命门火衰,化气行水,改善腰膝乏力。后世有不同改进药方版本,但均以熟地黄为君药,以桂枝、附子、山药、山茱萸为臣药。

4、阴虚质

特征表现:口干舌燥,咽干肿痛,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喜好冷饮,舌红苔黄,津少,脉细数。

病情倾向:冬天不怕冷,但易招热邪,虚劳和失精多,睡眠不好,体型偏瘦。

可用药方:六味地黄丸。

基本考虑:该方出自宋代《小儿药证直诀》,首创“三补三泻”格局,是历代研究较多的药方之一,衍生出庞大的地黄丸家族,主治肾阴虚。

5、痰湿质

特征表现:形体虚胖,面部泛油光,多汗黏腻,痰多不爽,胸闷易烦,舌苔白腻有齿痕,脉缓。

病情倾向:中风、消渴、胸痹等病症重点对象,即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和糖尿病易发人群。

可用药方:平胃散。

基本考虑: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祛湿剂,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全方仅4味药,可解湿滞脾胃证,并加减化裁出众多药方。

6、湿热质

特征表现:湿热内蕴,口苦口臭,油光满面,身重体倦,大便不畅,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

病情倾向:热淋、黄疸证多见,湿重难耐,怕气温忽高忽低。

可用药方:龙胆泻肝丸。

基本考虑:该方出自清代《医方集解》,由龙胆泻肝汤改良而成,全方10味药,湿热质必用此方,清肝胆,利湿热。

7、血瘀质

特征表现:身体血行不畅,肤色发暗,舌质紫黯,眼圈淤象严重,皮肤干燥起屑,四肢发凉,口唇失荣,舌下脉络粗且紫黑,脉涩。

病情倾向:多见于痛证、血证,有心脑梗风险和老年痴呆迹象,不耐冬天寒冷,腰痛、痔疮、腹腔炎症多见。

可用药方:桂枝茯苓丸。

基本考虑:该方出自《金匮要略》,经典活血化瘀方,全方仅5味药,温通血脉,化瘀行滞,利水渗湿。

8、气郁质

特征表现:神情抑郁,忧思过度,形体消瘦,反应迟钝,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病情倾向:多见于肝病郁证,梅核气、脏燥、百合病常见,怕阴雨冷天。

可用药方:逍遥丸。

基本考虑:该方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逍遥散,养血柔肝,疏肝解郁,健脾和中,肝脾同治,有补有疏。

9、特禀质

特征表现:过敏体质,免疫力波动大,或生理有缺陷,多见于哮喘、荨麻疹、呼吸道不适,发育迟缓,或有先天疾病,苔白或黄,脉浮有力。

病情倾向:过敏性疾病、遗传病、发育不良等,对环境适应能力差。

可用药方:消风散。

#优质作者榜#

基本考虑:该方出自《外科正宗》,为治风剂,能让身体适应过敏环境,以养血解风湿热证,解内热防耗阴伤血。疏风解表为先,清热祛湿为重,养血贯穿始终,标本兼治。

9种体质,可用对症中药调治,扶正固本,祛邪解困,在基本方的基础上,还可以与其它药方合用,尤其注意有的病症是几个体质混杂在一起,如痰湿质夹气虚质,需由医生辩证调理,抓住主要矛盾治疗,遵医嘱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hy/692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