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祛风散寒通窍止痛药白芷

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药

久别青山梦亦惊,如逢老友共班荆。

溪边白芷新生蘖,枝上黄鹂旧识名。

猿鹤巳无逋客怨,烟云喜傍昔人耕。

松风石气寒侵骨,犹拥单衣待月生。

——明·沈守正《北归初坐听泉亭》

诗中讲到的白芷,多生于林下、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等。其香气悠远,古人喜欢佩戴在身上或作为定情信物。中药白芷来源于野生植物白芷的干燥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别名

芷,芳香,苻蓠,泽芬,白臣,番白芷,兴安白芷,库页白芷,杭白芷,柱白芷或云南牛防风,川白芷,香棒,茞。

药材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白芷主产于河南、河北,杭白芷产于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白芷产于河南长葛、禹县者习称“禹白芷”,产于河北安国者习称“祁白芷”。以选条粗壮、体重、粉性足、香气浓郁者为佳。

鉴别要点

1.药材①呈长圆锥形,长10~25cm,直径1.5~2.5cm;②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③具横向的“疙瘩”状突起,有的排成四纵行;④顶端有凹陷的茎痕;⑤断面有一圈近方形或近圆形的环;⑥气芳香。

2.饮片①呈类圆形的厚片;②切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有一圈近方形或近圆形的环;③外侧散有多数棕色油点;④气芳香,味辛、微苦。

功效主治

辛,温。

归胃、大肠、肺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儿科应用

1.鼻炎、鼻窦炎。

白芷芳香通窍、消肿排脓,《汤液本草·草部》载“其气芳香……与辛夷、细辛同用,治鼻病”。《严氏济生方·鼻门》记载以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晒干研末后配合葱茶服用可“治鼻流浊涕不止,名曰鼻渊”。

鼻渊属于西医学鼻窦炎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浊涕、鼻塞、头痛等。白芷不仅可以通鼻窍,还可缓解鼻窦炎引起的头痛。

鼻炎无论寒热,白芷均可用治,常与辛夷、苍耳子同用。风寒者可加荆芥、防风等;风热者可加连翘、黄芩、薄荷等;鼻流浊涕加胆南星、鱼腥草等。

2.头痛。

白芷可驱外风,善治头痛,能上行头目,入主阳明,亦可用作引经之使。《本草求真·卷三》曰其“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

白芷善治阳明经痛(头额、眉棱骨、上下龈),羌活善治太阳头痛(后脑,下连于项),川芎善治少阳头痛(头之两侧,连及耳部)。诸药合用,贯穿各型头痛治疗中。

传说故事

相传古时候苏州有一位李秀才,家境贫寒,但苦读经书,废寝忘食,因此经常头痛目眩。一天傍晚,头昏脑胀的李秀才外出散心,走到山中时,正欲赋诗,忽闻一阵嘈杂声,李秀才循声搜寻,发现前方一老鹰正在捕食白兔,白兔不敌老鹰,已是遍体鳞伤,李秀才拾起一根竹杆朝老鹰打去,老鹰弃兔而逃。李秀才又将白兔带回家中细心为它包扎伤口。

晚上,白兔变成一位白衣少女,为报救命之恩,临别前交待李秀才,日后若有难事只需在后山连呼三声“白兔仙女”,道出情由定予帮助,但不可违例。

过了几天,李秀才头痛发作,疼痛难忍。他想起白兔,赶忙跑至后山连呼三声“白兔仙女”,未候片刻,又急呼数声,却不见白兔仙女踪影,只好回到家中,空自叹息。次日,一老郎中踏入门来,从药囊中取出三粒药丸。嘱其连服三天。李秀才问:“此乃何药?汝是何人?”郎中只答:“白芷一味,以清汤咽下。”便拂袖而去。是夜,李秀才从梦中得知,因违例呼唤,错过了与白兔仙女结为夫妻的良机。秀才后悔不已,为感念白兔仙女,遵嘱服药,药到病除,此后更加发愤读书,终于高中状元。

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pz/211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