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ldquo五大产业rdquo

林西县“五大产业”铺就振兴富民路

近年来,林西县在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实践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依托资源禀赋和群众种养习惯,打造“菜、果、药、牛、菌”五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共享互利的特色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农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一棵菜”打出新名片

为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全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林西县在基地建设、蔬菜育苗、市场建设、精深加工等方面做足文章,重点推进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工作,种植基地基本实现“四统一”即统一种植良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建设高标准多彩番茄示范农场,高标准打造番茄品种实验、示范;配套建设冷链物流、小型包装车间。截至目前,全县蔬菜栽培面积6.7万亩,全县年蔬菜总产量约为51万吨,总产值约7亿元。其中露地蔬菜栽培面积4.82万亩,设施蔬菜栽培面积1.88万亩。

统部镇大田蔬菜种植基地

“一个果”撬动大产业

近年来,林西县以充分挖掘现有林果资源、提质增效、完善补接产业链为重点,以新城子镇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果树经济林基地建设;发展果品深加工产能,提升县域内蒙野果深加工能力;建设林果采摘旅游观光示范区和精品小果园示范区,推进林果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入融合;通过建设林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持续发展壮大林下经济。探索实现“基地改造提升+林下经济+果品深加工+产业融合”的完整林果产业链条。截止目前,全县现有林果面积11.7万亩,进入盛果期的5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亩以上地块19块近5万亩,建有保鲜库6处库容量1.5万立。年引进赤峰市天拜山果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鲜果能力达0吨。

新城子镇七合堂村万亩经济林喜获丰收

“一株药”串起金链条

林西县气候环境适宜中药材生长,野生种药材资源丰富。

多年来,该县按照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资源体系、标准化基地体系、政策扶持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精深加工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的原则,积极推广旱地仿野生种植模式,因地制宜促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高效、健康、有序发展。目前人工种植已经获得成功的中药材有10余个品种。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1.7万亩。品种主要有黄芪、黄芩、防风、赤芍、桔梗、知母、玉竹、板蓝根、牛膝、苦参、苍术等。中药材种植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

农户在收割黄芪

“一头牛”擦亮金招牌

近年来,林西县以推动肉牛产业全产业链条谋划、闭环运营发展为出发点,围绕健全完善全要素服务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全县肉牛产业“十全食美”的目标。同步解决了“养什么、养的好、养的起、养的精”四个方面的问题,全面推进了“改良、育肥、饲草、防疫、检测、市场、金融服务、深加工、奶制品、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十项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县肉牛存栏24万头,其中基础母牛12.3万头,品种改良10.1万头,改良率82%。建成百头以上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区)个,其中万头肉牛养殖小区6个,千头肉牛养殖小区6个,发展养殖专业村26个,年出栏肉牛11.9万头。建有赤北锡南规模 的活畜交易市场,年交易肉牛25万头,交易额达30亿余元。

统部镇星源牧业饲养的肉牛

“一朵菌”引来新活力

近年来,林西县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树牢农业绿色发展新理念,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发展结构,全力打造 菌产业基地,编制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招引菌产业上下游企业,注册成立了“林西县泰通达食用菌有限公司”“林西县贺宇食用菌有限公司”“林西县祥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县食用菌设施农业建设面积达亩,共栋,年生产菌棒.3万棒,其中香菇万棒,平菇4万棒,双孢菇3.3万棒,年产各类菌菇1.3万吨,产值1.2亿元。

大勿兰村食用菌大棚内种植的蘑菇出菇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pz/241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