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微课中医识药紫苏子

本篇导读:紫苏是卫生部首批列入食药物质的植物,有近年的历史。是东北家庭常用药膳食材,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于泓坤教授曾在《改善抑郁失眠食疗方》《脂溢性脱发食疗方》中多次介绍,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本文将给大家详细介绍“紫苏子”。别称:苏子、黑苏子、铁苏子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果实。性味:味道辛,温性药化学成分:含油脂,其中主要是α亚麻酸、亚油酸、神经酸。粗蛋白,其中含有赖氨酸、精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另含VC、VE、Vp、VB1、VB2、β-胡萝卜等,还含有Ca、Mg等微量元素近30种。归经:肺经、大肠经功效与主治:具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效。降血脂功能益智与改善记忆的功能减肥功能。延缓衰老、抗氧化、抗过敏功能改善肠燥便秘的功能抗过敏、调节免疫对化学性肝损伤防护功能。常见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炒紫苏子: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或起爆声为度,取出放凉。如何使用紫苏梗:紫苏可煎汁内服,每常规量为5~10克,也可以制成丸剂或散剂服。古典论述:《本草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纲目》: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本草汇言》:“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下诸气,定痰喘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寒湿痹”。《本草纲目》:“辛、温、无毒、下气,除寒温中,调中润五脏,补虚劳,健肥人,破癥结,消五隔,化痰止咳,润心肺,研之煮粥长食,令人身香,解鱼蠏毒”注意事项:便泄泻者、虚久嗽、阴虚喘咳者,胃及指肠溃疡者,禁止服用药膳常见配伍:《圣济总录》:苏橘汤(常配陈橘皮、茯苓、半夏等),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中国临床药物大典》:祛浊降脂茶(常配荷叶、紫苏叶、车前草等),主要作用是清热利湿、泄热通便,主要用于减肥和降脂。《胎产护生篇》:和气安胎汤(常配黄苓、砂仁、当归身等),主要作用是和气安胎。《症因脉治》:干葛石膏汤(常配干葛柴胡黄芩等),主治阳明燥火,胁肋疼痛。《博济方》:华盖散(常配伍麻黄、杏仁、橘皮等)主治痰壅气逆,胸闷喘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紫苏子降气汤(常配伍半夏、当归、甘草等),主治寒痰、壅肺、胸隔闷满、久咳痰喘。《扶寿精方》:定喘汤(常配伍白果、麻黄、甘草等),主治风寒袭表,痰热内蕴。《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常配伍白芥子、莱菔子)主治老人湿痰壅滞、哆嗦气喘、食少痰多、胸闷不畅。《急备千金方》:苏子煎(常配伍生姜、白蜜、杏仁等),主治阴虚咳喘。《金匮要略》上气咳逆,以苏子入水研滤汁,同梗米煮粥食。紫苏油可以调节血脂,保持机体水分的平衡,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协助胰岛素工作,从而保持血糖的平衡,还能促进人体大脑修复。降低患癌的机率!这样的调味油一定得常备常吃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zp/748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