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顾名思义就是有五种味道和药性组成的一种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对于我们人体的器官等都有非常好的疗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王宫贵族就已经学会利用五味子这种药物,制作成各种滋补食物了。那么到底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样的呢?
:五味子
:WǔWèiZǐ
: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
:果实/种子类
:味酸;性温。
①《本经》:味酸,温。
②《别录》:无毒。。
③《唐本草》: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
④《长沙药解》:味酸微苦咸,气涩。
:入肺、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②《纲目》:入肝、心。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霜降后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摘,拣去果枝及杂质,晒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止霉烂、虫蛀。
:生于阳坡杂木林中,缠绕在其他植物上。分布东北、华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
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1-3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苁蓉为之使。恶萎蕤。胜乌头。
②《本草经疏》:痧疹初发及一叨停饮,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禁用。
③《本草正》: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肝旺吞酸当忌,恐其敛束不散。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