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记载了当归补血汤,此方由当归、*芪配伍而成,具有益气生血的功效,治疗血虚阳浮发热证,亦为“甘温除热法”代表方之一。我们认为当归、*芪作为补气生血的核心药对在临床治疗血虚证及类方中具有重要的配伍意义,现试从方剂配伍理论、文献记载、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01
当归、*芪药对的方剂配伍理论
当归补血汤由当归、*芪组成,是补气生血的核心药对,主治血虚发热证。
其临床表现为烦渴欲饮,肌热面红,舌淡,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疮疡破溃,久不愈合;或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证。本证因内伤劳倦,阴血损耗,血虚阴不维阳,阳气浮越于外导致。因血为气之母,阳气赖血之运载以行周身,若内伤劳倦导致阴血亏损,阳气失去血之依附,必致其漂浮行散无所归。血藏气者,然而气属剽悍滑疾之性,散聚不定,行而不止。如果血不能藏气,也就是中医所载血不能载气,往往会导致气随血脱。
故治疗上,张秉成在《成方便读》指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又云:“盖此时阳气已去里而越表,恐一时固里不及,不得不从卫外以挽留之。”所以治疗上应补气生血,使气旺血生,虚热自然就解除了。本方重用甘温之*芪,一者取其大补元气以固表,使阳气不再浮越于外,留得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且气旺血充,血旺则气有依附,使阳不浮越,其热自解。
二者取其益气补中,补养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三者取其益气摄血,则阴血自可归经。少佐当归和营养血,使血能载气,不致阳气耗散。芪归相伍,不仅能补气生血,益气摄血,亦可益气活血。然为何不用熟地或阿胶之类补血之品与*芪配伍呢?盖其二药滋腻碍脾,使脾胃生化无力,无以资气血生化之源。而当归为血中之气药,与*芪配伍不仅补气生血不滞血,又无碍脾胃运化之虞。因此,*芪、当归配伍构成补气生血之剂的核心结构,凡属血虚气弱者,均可依此配伍加味应用。
02
当归、*芪药对的古代文献记载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中医理论认为:气与血不仅生理上互根互用,病理上也常互相影响,而*芪、当归配伍能起到气血双补之效,防止出现气血失衡的现象,正如汪昂《医方集解·理血之剂》所说:“当归气味俱厚,为阴中之阴,故能滋阴养血。
*芪乃补气之药……又有当归为引,则从之而生血矣。”气能推动血行,气滞血液必然瘀阻,芪归配伍,不仅能达到气血双补之功效,还能推动全身气血运行,亦可发挥气能摄血之功用,所以唐宗海在《血证论》卷7记载:“此方以气统血,气行则血行……内摄脾元,则下血、崩漏能止。”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此方*芪大补脾肺之气,配伍当归,可使气血生化有源,故汪绂在《医林纂要探源》卷7中云:“此方君以*芪。*芪,胃气之主药,胃气盛而后脾血滋,然亦必当归滋之,而后血乃日盛……血生于脾,此方补脾胃以滋之,是为补生血之本。”再者,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此方*芪五倍于当归,芪归相伍,使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则虚热自止。
故吴昆在《医方考》记载:“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芪则味甘补气者也。”由于本方发热为血虚热郁皮毛不解导致,而*芪质轻味微甘,配伍当归,可使热邪轻清走表从汗而解,故陈念组在《时方歌括》卷下曰:“此方主以当归之益血,倍用*芪之轻清走表者为导,俾血虚发热,郁于皮毛而不解者,仍从微汗泄之。”故本方重用*芪,既甘温补益中焦脾胃之气,又可固护肌表力挽浮阳,使散亡之阳气等危候缓解。
同时,配以少量当归和营养血,使阳气回归有所依。两药合用,体现了补气生血之用药特点,亦可通利血脉而无耗血、动血之虞。以*芪、当归为核心药对加味化裁而演变出的方剂更是举不胜举,通过补气生血法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治疗之中。
03
当归、*芪药对的现代研究
当归补血汤中芪归配伍表现出既能益气又能补血,既增强免疫又促进造血的双重药理活性。
实验研究还表明了当归补血汤的“补气”功能,如它能够提高细胞的增殖活力,有特殊的免疫活性,其免疫功能与中医概念中的“气”息息相关。而细胞增殖率是评价细胞活性的最直观指标,它能够升高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血压降低,增加心肌收缩性能和舒张性能。
实验研究证实:当归补血汤可以起到“生血”的作用,它能够减轻心肌和其他脏器缺血、缺氧程度,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提高心肌和其他脏器的灌注量。从药动学角度还可验证当归补血汤配伍的合理性:*芪配伍当归后,当归可增强*芪中*芪甲苷在体内的活力,加快*芪甲苷发挥作用的进程,使*芪甲苷的达峰时间提前一倍,体现了当归为臣药的辅佐之功。而当归在配伍了*芪后,阿魏酸的各项药动学参数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但它的达峰速度极快,也再次确定了其在当归补血汤中的配角地位,本实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的物质基础。
此外,当归补血汤还能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达到抗贫血的目的,此实验充分证明,当归补血汤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
04
当归、*芪药对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
治疗属于气虚血弱病症者,古今众多医家都会使用*芪、当归这一核心药对,而由这二味药物组成的当归补血汤,自古被誉为妇科良方。
《傅青主女科》共记载首方,含当归、*芪的方剂就有38首,其中治疗产后病的方剂就有20首。此外,古今医家以当归补血汤命名的方剂至少有16首之多,均以芪归相伍加味而来,如《医学六要》当归补血汤由芪归加防风、羌活、荆芥穗、甘草而成;《鲁府禁方》当归补血汤由芪归加红花、独活而成;《陈素庵妇科补解》当归补血汤由芪归加生姜、大枣而成;《玉机微义》当归补血汤由芪归加糯米而成;《医学心悟》当归补血汤由芪归加大枣而成;《症因脉治》当归补血汤由芪归加柴胡、白芍而成;《金匮翼》当归补血汤由芪归加生地*、生草而成。除此以外,还有《医理真传》当归补血汤、《医学摘粹》当归补血汤、《辨证录》当归补血汤、《杂病源流犀烛》当归补血汤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以上统计均体现了当归、*芪配伍治疗气虚血弱病症的重要性和显效性。现代临床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抗感染、妇科崩漏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如王波临床以本方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得较好疗效,显示为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童刘章观察早期应用本方加味抗产科损伤感染,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9%。王前进近年来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崩漏70例,结果显效为42例;有效为23例;无效为5例。赵群家采用本方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取得良好疗效,其中42例临床治愈;6例好转;2例无效。临床上治疗气血虚弱病症的中成药也体现了*芪、当归这一核心药对的益气补血作用,如归芪调经汤、补中益气丸、当归补血颗粒、气血注射液等。
综上所述,*芪、当归药对在当归补血汤及临床加味类方是不可拆分的,该药对决定了当归补血汤的功效与主治,二者配伍具有重要意义。若删减该药组任一味药物或分割其配伍结构,必然影响该方益气补血之功效,对于治疗气虚血弱病症将大打折扣。
上零零医app
寻找当归粉+*芪粉~
1.本文内容不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代替医生面诊,仅供交流学习。
2.文章作者/许燕妮吴江峰丁舸。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