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炙法有哪些您了解吗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405/4603781.html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液体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称为炙法。药物吸入辅料经加热炒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方面均能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等作用,从而 限度地发挥疗效。

炙法根据所用辅料不同,可分为酒炙、醋炙、姜炙、蜜炙、油炙等。

(1)酒炙: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加入定量酒拌炒的方法,称为酒炙法。酒味甘辛,性大热,气味芳香,能升能散,宣行药势,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去腥的作用。酒炙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和矫臭去腥,多用于炮制苦寒清热药、活血散瘀药、祛风通络药及动物类中药,如酒*芩、酒*连、酒大*、酒丹参、酒川芎、酒蕲蛇、酒地龙等。

操作方法: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与一定量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热锅内,文火炒干,取出晾凉。或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置热锅内加热至一定程度,再喷洒一定量的酒炒干,取出晾凉。酒的用量为每kg药物用酒10~20kg。

(2)醋炙: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加入定量米醋拌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称为醋炙法。米醋味酸、苦,微温,主入肝经血分,具有收敛、解*、散瘀止痛、矫味的作用,醋炙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性,缓和药性,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和矫臭矫味,多用于炮制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如醋甘遂、醋延胡索、醋香附、醋柴胡、醋三棱、醋莪术等。

操作方法: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加入定量米醋拌匀,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热锅内,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或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置热锅内,炒至表面融化发亮(树脂类)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有腥气逸出(动物粪便类)时,喷洒定量米醋,炒至微干,取出后继续翻动,摊开晾凉。醋的用量为每kg药物用醋20~30kg。

(3)盐炙: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加入定量食盐水溶液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食盐味咸性寒,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润燥和引药入肾的作用。故盐炙的主要目的是引药下行,增强疗效,缓和药物辛燥之性,增强滋阴降火作用,多用于炮制补肾固精、疗疝止痛、利尿和泻阴火的药物,如盐知母、盐杜仲、盐补骨脂、盐*柏、盐车前子等。

操作方法:将食盐水与药物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或先将药物置于锅内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洒盐水,炒干,取出摊晾(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一般用此法)。盐的用量为每kg药物用食盐2kg。

(4)姜炙: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加入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称为姜炙法。生姜辛温,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姜炙的目的是制约药物的寒性,增强和胃止呕的作用,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多用于炮制降逆止呕、祛痰止咳的药物,如姜*连、姜厚朴、姜竹茹、姜半夏等。

操作方法:将药物与一定量的姜汁拌匀,闷润,使姜汁逐渐深入药物内部,置锅内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或将药物与姜汁拌匀,待姜汁被吸尽后,进行干燥。生姜的用量为每10kg药物用生姜10kg。

(5)蜜炙: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加入定量熟蜜拌炒的方法。蜂蜜味甘性平,有润肺止咳、益脾、矫味等作用。蜜炙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润肺止咳、补脾益气的作用,还能缓和药性、矫味和消除副作用,多用于炮制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的药物,如蜜甘草、蜜*芪、蜜百部、蜜麻*、蜜紫菀、蜜桑白皮等。

操作方法:一定量的熟蜜加适量开水稀释,与药物拌匀,闷润,使蜜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然后置锅内,文火炒至颜色加深、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或先将药物置锅内,文火炒至颜色加深,加入一定量的炼蜜,迅速翻动,使蜜与药物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炼蜜的用量为每kg药物用炼蜜25kg。

(6)油炙: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与定量的食用油脂共同加热处理的方法,称为油炙法,常用芝麻油、羊脂油。羊脂油味甘,性温,能补虚助阳、润燥、祛风、解*。芝麻油味甘,性微寒,能清热、润燥、生肌。油炙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利于粉碎,便于制剂和服用,多用于炮制淫羊藿和坚硬或有*的药物,如炙淫羊藿、熟三七、酥蛤蚧等。

操作方法:羊脂切碎,置锅内加热,炼油去渣,然后取药物与羊脂油拌匀,用文火炒至油被吸尽,药物表面呈油亮时取出,摊开晾凉。或取植物油,倒入锅内,加热至沸腾,倾入药物,文火炸至一定程度,取出,沥去油,粉碎。用油量视药物多少而定。

本文节选自《常用中药识记实训教程》。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常用中药识记实训教程》,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zz/179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