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浑源两山论的成功实践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日电地处晋北的浑源县矿产资源和自然生态底蕴丰厚,近几年来,该县在矿山生态治理和康养度假旅游上下足硬功夫,北岳大地绘就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互通的壮丽画卷。浑源,正走出“两山论”的成功实践。

二亩湾采矿生态治理区修复后的绿意景观浑源新闻中心无人机图片安兴旺摄

铆定矿山生态修复变金山银山为绿水青山

恒荫葱茏,青山碧野。由夏及秋,一出出精彩的文旅大戏在地处北岳恒山之麓的浑源渐次上演,高潮迭起。

8月19日,一场在矿山生态园(二亩湾)启动的文旅活动尤为引人瞩目。二亩湾,曾经是煤炭大县浑源的“富矿区”,当地人心目中典型的“金山银山”,在过去有水快流的大背景下,二亩湾成为生态环境受损重灾区,植被损毁,水土流失,自然生态系统崩塌,几成人迹罕至之地。

几年过去,二亩湾蝶变,赫然立起“矿山生态园”的招牌,并且大张旗鼓地举办起文化旅游月活动。角色转身之快,令人侧目。

二亩湾,到底经历了什么?

长期以来,旅游资源大县浑源的经济支柱并非来自绿色的旅游产业,富集的煤炭资源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引入一条“黑金”之路。无序的露天开采,给浑源造成了面积约7.5万亩的生态破坏区域。采矿区周边山体裸露、植被破坏殆尽、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乡环境面貌。

二亩湾矿山生态园文旅演出杨钦摄

“错把采矿业这只镀了金的泥饭碗捧在手里紧抓不放,而将生态、旅游这只蒙上了灰的金饭碗弃之一边,代价特别巨大,教训十分深刻。”从年下半年起,新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打响了决战矿山生态修复硬仗,毫不松劲地对阳光、百川一矿、百川二矿、东邦、金岷、瑞风等片区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截止年底,累计完成山体整形治理面积5.39万余亩,其中种草面积4.38万亩,栽种各类树木余万株(丛),造地亩,铺设灌溉管网15.2万余米,建成排水工程24万余米,建设公路89.8公里。几年过去,各个治理区发生了由“黑”向“绿”的惊人蝶变。

如今在百川一矿片区的二亩湾生态治理修复区,曾经裸露的山体已经被漫无边际的绿色覆盖,万亩林地宛如一道道绿色长龙,叠翠葱茏、鸟语花香。房车营地、旱溪、深坑湖、木屋、水景、广场、步道、园林小品、音乐灯光等,多元化的休闲观光以及生态景观工程建成,俨然一处独特的旅游打卡点。正带着家人前来矿山生态园观光的市民李日亮一路走来感叹连连:“两三年的时间,就让尘土飞扬的矿石场变成绿色的海洋,像变戏法一样。”

在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浑源还注重与培育产业相结合,在适生区域种植黄芩、柴胡等中小药材,和杏树、山桃、沙棘等经济林,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阳光片区反哺村集体和农户占地补偿费,实现了矿山修复、企业收益、村户增收的多赢。

“把生态修复与脱贫攻坚和产业培育相结合,把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建设相结合,让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实现了从生态‘修复’到生态‘造福’的转变。”浑源县文旅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浑源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举文化生态牌、建特色休闲城、走旅游康养路”战略部署,坚持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业态多元化发展,这次把矿山生态修复后的美丽风景纳入旅游开发的整体布局,就是务实落实“全境恒山·全景浑源”战略目标的重要行动,实现生态修复和旅游产业发展双赢。

东葫芦头休闲康养村张吉摄

咬紧康养度假旅游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

如果说治理矿区恢复生态,是将曾经的金山银山换回绿水青山,那么在风景优美的生态区发展山水旅游、乡村旅游,则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8月20日,青磁窑镇东葫芦头村作为近年声名鹊起的“探岳之旅”重要中转站,一早便涌进上百名游客,为这个静谧的小山村平添几分活力和人气。

“俺们村,除了山就是林,你们城里人来这里要看啥”“我们来这儿就是为了看山、看林子。”喧嚣中,村里一位老人和一位游客的对话引来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zz/449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