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纪毅的扶贫记忆 05:21 夏纪毅的扶贫记忆05:22来自新华社客户端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龙沟乡境内的海拔米的波火尔且高山坡地上的黄芩种植基地,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夏纪毅(右)为当地彝族群众讲授黄芩种植和采摘技术。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作为西南医科大学的老师,夏纪毅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他的记忆里除了在学校里、家庭中、课堂上的光阴外,还会留下自己在大凉山里一生难忘的影像。夏纪毅发挥自身研究中药材成分的专业优势,打算在龙沟乡试种中药材黄芩。而劝说当地老百姓放弃传统农作物,去改种他们从来没见过的黄芩,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最终,老百姓同意试种黄芩。在夏纪毅的专业指导下,黄芩在平均海拔多米的龙沟乡扎下了根,突破了我国已知人工黄芩种植理论海拔米的上限。同时,龙沟乡还与四川蒙顶山资深茶人合作,研发出利用黄芩嫩芽嫩叶制茶的工艺,制作出“黄芩茶”。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龙沟乡的“黄金茶坊”,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夏纪毅(左)指导在此工作的当地彝族男子吉克尔日制作“黄金茶”。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为了做到产业优化和可持续发展,除了把产品放到电商平台、实体店广为宣传、售卖外,夏纪毅还希望有人在今后能够继续带领老百姓走这条路,所以他很注重在村民中培养“明白人”“带头人”。夏纪毅把真挚的感情、致富的门路留给了龙沟乡的村民们,却把自己最柔弱的一面隐藏了起来。或许,只有不停地在大凉山中奔走,走村串户,才能让夏纪毅暂时忘掉曾经流下的泪水。夏纪毅希望在帮扶任务完成回去后,能够有一天重回凉山,继续为凉山人民做事情,因为扶贫记忆已在他身体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记者:杨华、吴光于编辑:吴炜玲、王骁、张欢、陈洋制作:新华FM工作室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