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蓝黄芩

大家好,今天我就来介绍一种大家都不是很经常见,它叫黄芩,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

黄芩一般生长在山西以北的地方为多,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晒干。原药蒸或煮(10分钟为宜)后,趁软切片,方可入药。

黄芩是本草植物来的,它根茎肥厚,肉质鲜嫩,伸长分枝,开的花颜色是花冠紫,和紫蓝色。

黄芩又叫山茶根、土金茶根、条苓、子苓、枯苓、魁苓。黄芩性苦,寒,归肺、胃、胆、大肠、小肠经。

黄芩寒清热,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之品。能清肺、胃、胆、大肠、小肠及诸经之湿热火邪。湿热去则不扰血动胎,故又能止血安胎。

用于湿热所致的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常与滑石、白蔻仁、通草等渗利化湿药同用。治胃肠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多与芍药、甘草等同用。

黄芩用于急性热病,壮热烦躁,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便血,以及热毒疮疡等证。治肺热咳嗽、痰黄,常与桑白皮、知母等同用。治热盛火炽,迫血妄行的出血证,如吐血、治小便短赤热痛,治热毒疮疡,可与泻火解毒药如黄连、金银花、连翘、大黄等配伍使用。

黄芩用于胚胎蕴热,胎动不安,常与白术、当归、川芎、白芍等。

黄芩脾胃虚寒,非实热者慎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zz/582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