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阳旦汤
小阳旦即桂枝汤,中风脉缓自汗康。
桂芍炙草生姜枣,温阳解表啜粥安。
小建中汤加饴芍,大阳旦汤参芪匡。
方义解要:
小阳旦汤:即仲景之桂枝汤。
主治:“治天行病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方。”
桂枝三襾,芍药三襾,生姜(切)三襾,甘草(炙)二襾,大枣十二。
上五味以水七L,煮取三L,温服一L。
大阳旦汤:即仲景黄芪建中汤加人参。
主治:“治凡病自汗不止,气息惙惙,身劳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饮食,皆宜此方。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
黄芪五襾,人参、桂枝、生姜各三襾,甘草(炙)二襾,芍药六襾,大枣十二,饴一L。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四L,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L,日三、夜一服。
小(大)阴旦汤
小阴旦即黄芩汤,芍甘大枣加姜匡。
发热下痢脉浮数,心烦呕恶一服康。
大阴旦主少阳病,小柴加芍寒热安。
方义解要:
小阴旦汤:即仲景之黄芩汤加生姜。
主治:“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黄芩三襾,芍药三襾,生姜(切)二襾,甘草(炙)二襾,大枣十二。
上五味,以水七L煮取三L,温服一L,日三服。
大阴旦汤:即仲景小柴胡汤加白芍。
主治:“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者方。”
柴胡八襾,人参、黄芩、生姜各三襾,甘草(炙)二襾,芍药四襾,大枣十二,半夏(洗)一L。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L,煮取六L,去滓。重上火,缓缓煎之,取得三L。温服一L,日三服。
小(大)青龙汤
兴云致雨小青龙,麻桂杏草温散功。
大青龙汤化痰饮,姜细味夏现晴空。
麻桂芍草治寒表,小大青龙舞东风。
汤液伤寒名小异,经方之法实大同。
方义解要:
《汤液经》小青龙汤:即仲景之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主治:“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汤液经》大青龙汤:即仲景之小青龙汤。
主治:“治天行,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喘咳不已者。”
小(大)白虎汤
小白虎汤石膏知,甘草粳米四味扶。
壮热汗渴脉洪大,秋风吹来湿热除。
竹叶石膏大白虎,人参增减方名殊。
注:仲景白虎汤即《汤液经》小白虎汤,若减去知母加竹叶、麦冬、半夏即大白虎汤,大白虎加人参即仲景竹叶石膏汤。
方义解要:
《汤液经》小白虎汤:即仲景之白虎汤。
主治:“治天行热病,大汗出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方。”
《汤液经》大白虎汤:即仲景之竹叶石膏汤去人参加生姜。
主治:“治天行热病,心中烦热,时自汗出,舌干,渴欲饮水,时呷嗽不已,久不解者方。”
小(大)朱雀汤
(歌一)
小朱雀汤滋心功,阿胶鸡子芍药宗。
黄连黄芩泻心火,痢去血止清滋中。
大朱雀汤参姜入,补虚泻实心血通。
(歌二)
黄连阿胶朱雀方,芍药黄芩鸡子黄。
参姜加入大朱雀,痢去血止心不烦。
方义解要:
小朱雀汤:即仲景之黄连阿胶汤。
主治:“治天行热病,心气不足,内生烦热,坐卧不安,时下利纯血如鸡鸭肝者方。”
大朱雀汤:即小朱雀汤加人参、干姜各二襾。
主治:“天行热病重,下恶毒痢,痢下纯血,日数十行,羸瘦如柴,心中不安,腹中绞急,痛如刀刺者方。”
小(大)玄武汤
小玄武汤壮肾阳,茯苓术芍附干姜。
少阴寒湿能去尽,脉微肌冷厥寒蠲。
大玄武汤加参草,通脉救逆可回天。
注:蠲音捐juān,意为免除。
方义解要:
小玄武汤:即仲景真武汤之生姜易干姜。
主治:“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内生虚寒,小便不利,腹中痛,四肢冷者方。”
大玄武汤:即小玄武汤再加人参、甘草。
主治:“治肾气虚疲,少腹中冷,腰背沉重,四肢冷清,小便不利,大便鸭溏,日十余行,气惙力弱者方。”
小(大)勾陈汤
小勾陈治脾家寒,参甘姜枣一服康。
大勾陈加芩连夏,半夏泻心上下安。
方义解要:
小勾陈汤:即仲景理中汤白术换成大枣。
主治:“治天行热病,脾气不足,饮食不化,腰痛,下痢方。”
大勾陈汤:即小勾陈汤加半夏黄连黄芩,干姜换成生姜。
主治:“治天行热病,脾气虚,邪热入里,腹中雷鸣切痛,呕吐下利不止者方。”
小(大)腾蛇汤
小腾蛇汤泻下方,枳朴甘硝腹能宽。
大腾蛇即大承气,葶苈甘姜泻无还。
方义解要:
小腾蛇汤:即仲景大承气汤以甘草易大黄。
主治:“治天行热病,胃气素实,邪气不除,腹满而喘,汗出不止者方。”
大腾蛇汤:即仲景大承气汤加葶苈子、甘草、生姜。
主治:“治天行热病,邪热不除,大腑閟结,腹中大满实,汗出而喘,时神昏不识人,宜此方,急下之方。”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