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池县林镇乡紧跟“双百双十”产业发展步伐,通过调整产业构造,创新特色项目及推动收益增长,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新的种植方式。他们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激励本地农民种植中药材。
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金秋季节,来到林镇乡的黄渠村,你将会看到一片整齐的黄芪种植地,新鲜的黄芪堆成山,等待装车运输,村民们正在忙碌的分拣和搬运,处处都透露出丰收的喜悦。
黄渠村的农民石秀杰分享他的种植经验:“我种植中药材已有四年,今年我种了11亩的黄芪,产量挺好,每亩可产至公斤,黄芪的市场价格每公斤大约6.5元。
我预计今年的纯收入可达两万多元,种黄芪比种玉米还要省力,产量也更高。”林镇乡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性都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
今年,林镇乡打造了一个千亩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全程规范化管理,包括选种、技术管理、后期采收与销售,都让农民收益颇丰。
华池县林镇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飞表示:“自年开始,我们的村庄已经发展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村一共种植了黄芪、柴胡、板蓝根、黄芩等四种中药材,总面积超过亩。
因为药材市场行情稳定,价格持续上涨,村民们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至今,林镇乡建立了一个村办合作社,吸引了42户农民种植中药材亩,培养了8户党员种植示范户,发展了17户15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打造了一个千亩的连片示范地,预计年底前可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8
万元,户均增收1.8万元。华池县林镇乡党委副书记李园园表示:“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进一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