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1月10日讯(首席记者丛黎通讯员李均雁)咳嗽是肺脏病变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人体防御外界侵袭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天气转冷时,很多孩子总是久咳不愈,对于如何治疗,听听海慈医疗医疗儿科专家怎么说。
海慈医疗集团本部儿二科主任李**介绍,根据病程的长短,儿童咳嗽分为急性咳嗽(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咳嗽(病程在2~4周)和慢性咳嗽(病程超过4周)。慢性咳嗽如果有明确的肺部病变叫做特异性慢性咳嗽。而胸片没有改变,也就是病因不明确的慢性咳嗽,叫做非特异性慢性咳嗽,对于慢性咳嗽的患儿首先需要进行胸片检查排除一下有没有原发的肺部疾病。
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婴幼儿、学龄前期儿童(0-6岁):
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等。
学龄期儿童(6周岁至青春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心因性咳嗽等。
海慈医疗集团本部儿二科主治医师卢立伟介绍,这些咳嗽各有特点,需要对症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过敏性咳嗽:
两种非常相似,通常为干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过较长时间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这类患儿咳嗽感受器敏感性增高,气道高反应的,比较敏感。这类咳嗽也就是常说的是“见风咳”。中医病机就是风邪所犯,肺失宣肃,邪阻肺络,气道痉挛。如果患儿咳痰稀薄白或呈泡沫样,伴有咽痒,同时皮肤怕冷、鼻塞、流清涕、打喷嚏,提示夹杂寒邪外感,风寒咳嗽,选用祛风解表化痰法治疗,常用药物有麻*、杏仁、紫苏、前胡等。
还有些宝宝晨起、夜间咳嗽明显,如果遇见异味(烟味、汽油味、香水味等)、花粉,都会剧烈连续性咳嗽,这种咳嗽痰往往不多,中医称这类咳嗽为风邪入肺,治疗要祛风化痰。常用百部、紫苑、苏叶、蝉衣、荆芥、防风等中药。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各种鼻、咽、喉疾病引起的咳嗽,比如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诊断名称是鼻后滴流综合征。特点:
有白色泡沫痰(过敏性鼻炎)或*绿色脓痰(鼻窦炎),咳嗽以晨起或体位变化时为甚,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和反复清咽等症状;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有时可见鹅卵石样改变,或见黏液样或脓性分泌物附着;鼻咽喉镜检查或头颈部侧位片、鼻窦x线片或CT片可有助于诊断。
对于这种咳嗽,必须治疗上气道的症状,中医认为这种咳嗽病机为风邪伏于肺窍,犯于咽喉。重点在治咽治鼻,疏风宣肺、化痰通络为原则。常用麻杏石甘汤或止嗽散。对于鼻塞喷嚏明显,有清稀鼻涕的需要治疗过敏性鼻炎为主,可以选用辛夷散或苍耳子,同时针对鼻塞、喷嚏等症状,可适当选用抗过敏药和鼻喷激素类药。如果有大*鼻涕往往有鼻窦炎,需要清热如*芩、栀子、鱼腥草、蒲公英药物,针对化脓性鼻窦炎引起的慢性咳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2-4周。
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也就是咽干、咽痒、清嗓,无痰,吃辛辣刺激会加重。由于感受外风热邪*或风寒外袭,日久郁而化热,邪*蕴结于咽喉,热*耗伤津液,咽部失于濡养滋润而致。临床症见咽部肿胀疼痛不适,咽后壁暗红、淋巴滤泡较多,伴有干咳或咳吐少量*色稀痰,口干欲饮,中医治疗需清热利咽、生津止咳。常用桑菊饮、银翘散,可加百合、生地、桑叶、菊花、金银花、桔梗、薄荷、射干、胖大海、生甘草。这种中药代茶饮效果往往比较好。
(呼吸道)感染后咳嗽:
通俗来说就是感冒后的咳嗽。特点:近期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病史;可有痰可无痰;胸部x线片检查无异常或仅显示双肺纹理增多;咳嗽通常有自限性,一般不超过8周,如果超过8周,应考虑其他诊断。
对于刺激性干咳无痰的患儿,以祛风止咳为主;咳嗽无痰,但是口干明显,需要润肺止咳,常用中药有麦冬、北沙参、川贝、银耳等;对于咳嗽有痰,咳嗽有白痰、倦怠、乏力、食欲差、大便溏稀,属于湿痰咳嗽,这样的患儿一般肺脾气虚,需要扶正祛痰、温肺理气化痰,可用半夏、陈皮、*参、白术、茯苓等,还可以用玉屏风散加二陈汤加减;对于咳*痰,病程较长,咳嗽持续4周,这种咳嗽一般是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这种咳嗽往往伴随肺力咳感染,可以应用抗菌药物治疗2周以上咳嗽可明显好转。
需要注意很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病*、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都可以导致小儿慢性咳嗽。如果宝宝没接种百日咳疫苗,需要引起警惕小婴儿的咳嗽是不是百日咳。
专家提醒,儿童慢性咳嗽分为很多种,不能一概而论,治疗时一定要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如果宝宝不能配合吃中药,可以选择中药颗粒,或者止咳化痰、平喘中药贴进行贴敷,选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膻中等穴位。另外需注意小儿脏腑娇嫩,不耐寒热,治疗咳嗽不可操之过急,注意饮食要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