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何丽娜通讯员张玥洁郑建娣
沈阿姨(化名)今年64岁,1年前开始左下牙隐隐作痛。但她的牙口一直不太好,以为年轻时补过的蛀牙又犯了,再加上平时能吃能睡,医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半个多月前,沈阿姨突然左脸肿了,牙疼得茶饭不思,口腔里还长了几个大溃疡,一直都没有好,实在熬不过去了才去看牙,口腔科医生为她做了检查才发现,沈阿姨的牙龈有多处红肿的情况,不仅好几颗牙齿都松动了,她自己认为的溃疡其实是严重的牙周脓肿。口腔科医生建议她先去查个血糖。
一开始,沈阿姨还不太乐意:“为啥啊?牙疼让我去查血糖,我身体没啥问题啊!”结果一测,血糖25.6mmol/l,属于高血糖。
为什么口腔科医生要阿姨查血糖?因为糖尿病和口腔疾病很亲密!而专家共识:空腹/餐前血糖6.1-7.8mmol/l,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7.8-10.0mmol/l,才可以拔牙。这下,沈阿姨只能先去内分泌科控制血糖,再处理牙齿问题了。
于是,沈阿姨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经过检测,沈阿姨的血糖在10—20mmol/l之间徘徊,血压也高。经综合治疗后,沈阿姨终于告别了令人崩溃的牙痛,迎来了拔牙的日子。拔完牙后,她感慨自己总算是“活”过来了,晚上终于能睡个囫囵觉。
什么是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牙菌斑和牙结石沉积引起的牙周组织疾病,包括仅存在于牙龈表面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糖尿病和牙周病有关系吗?
牙周病为糖尿病第六大并发症,两者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糖尿病会增加牙周病的发病,另一方面牙周病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此外,牙周病还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肾病的风险。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得牙周病呢?
1、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血流迟缓,容易出现微循环障碍,从而造成牙周组织缺氧,容易导致细菌及*素的入侵。
2、糖尿病患者口腔水分减少,自洁效率下降,唾液、龈沟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易致病菌生长繁殖。
3、糖尿病患者免疫防御功能降低,不能及时清除病原微生物、修复受损组织。
4、高血糖抑制牙周组织中成骨细胞活性,使骨质疏松发生率增高、口腔骨密度降低。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牙周病?
1、要想防治牙周病,控制血糖是关键,所以要严格控制、监测血糖,平时尽量将食物烧熟煮透,减少口腔进食负担。
2、刷牙要彻底,实现口腔的全面清洁。a、三餐后最好都刷牙,若无时间刷牙,可用温水漱口,也可选择*芩漱口液漱口,以防止口腔感染。b、饭后3分钟再刷牙:饭后3分钟正是口腔中细菌开始活动并对牙齿产生危害的时刻。如果时间往后拖延,牙齿就难逃细菌的伤害了。c、刷牙3分钟:每次刷牙3分钟,时间刚刚好,对牙齿的保护有利。d、选用软毛牙刷,刷牙时刷毛与牙龈线倾斜呈45°,然后轻柔地上下刷,还要刷咀嚼面及舌头上面的粗糙面。
3、牙线是洁齿的良好补充,每周可以采用2次及以上的牙线洁齿。如果牙缝中有不易刷掉的食物残渣,可使用牙线去除,切勿用手指或牙签,以免感染。
4、糖尿病患者最好每3-6医院做一次口腔保健,对牙周进行清洁、修复。
5、做好牙齿保健:(1)牙龈按摩:把洗净的食指放进口腔顺牙齿的方向按摩牙龈,每天按摩1次,每次10分钟,上火时早晚按摩手三里、合谷各1分钟。(2)嗑叩牙齿:上下嗑叩牙齿10-15次,以运动牙齿根部,起到固齿作用。
因此,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牟新提醒大家,人在高血糖时,哪怕再小的切口,都可能引发全身感染。所以一旦发现口腔疾病,应及时去口腔专科,告知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接受规范治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