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看春光,暖景氤氲一片忙。
疫情汹汹,拦不住春天到来的脚步;春分已过,正是春耕备耕好时候。通渭县什川镇按照政策规划,立足镇域实际,扬鞭催马,砥砺奋进,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大力开展顶凌覆膜与土地修整,干群合力向春天迈进。田间地头,处处是群众劳作的身影和农机具的轰鸣声,捡拾旧膜、旋耕土地、覆膜保墒,春耕生产的滚滚热潮扑面而来,描绘了一幅幅孕育希望的“春耕备耕图”。
下好“先手棋”
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春耕春管,是关系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
什川镇着力下好“先手棋”,及早动员、及早部署,合理安排春耕生产,广泛开展宣传动员,采取科学防控措施,大力开展春季顶凌覆膜,精心在全镇规划布置了5个中药材及饲草玉米种植示范点,强化党建引领,辐射带动全镇产业发展。
“各方力量齐动员,党员干部齐上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返贫检测,7万余亩耕地不能耽误一分一厘,户脱贫人口不能落下一户一人。”镇党委在春季农业生产部署会议上擂响了战鼓。
什川镇创新工作理念机制,建立健全了“技术人员包区域、科级干部挂组包户、村社干部包地块”的“三包”责任制,将地与人“焊接”起来,通过组织召开村社会议规划地块、宣传政策,积极组织农户施肥备肥、铺地整膜,与产业示范片区内户农户签订了种植告知书,累计召开春耕生产推进会议3场次,村社群众会、田埂会87场次,现场技术培训会议28场次。
按下“快进键”
哪里有养殖,哪里有种植,哪里就有镇村干部的身影与声音。什川镇组织广大镇村干部,组建了数支后勤保障小组和党员志愿助耕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春耕生产,组织开展农资供应和地块协调等服务,及时按下春耕生产“快进键”。
农资供应顺畅,是春耕播种的重要基础。什川镇结合废旧地膜回收与春耕地膜补贴两项政策,动员农户捡拾旧地膜、铺上新地膜。目前已投入旋耕机16台、覆膜机8台,筹备地膜28吨、化肥20吨,回收旧地膜20余吨,旋耕土地余亩,覆膜余亩。
漆麻村农户蔺青仁告诉笔者:“去年在村上的动员下,我种了黄芩和饲草玉米,收入大概有2万元,今年村上推广中药材黄芪,我打算再多种5亩黄芪,增加经济收入。”
镇村干部投身田埂村组、身影匆忙;广大群众摩拳擦掌、干劲十足。他们一同参与整理土地、培土施肥、捡拾地膜、覆膜保墒,但见田野里吆牛喝驴、农机轰鸣、广播嘹亮,他们合力奏响了什川镇最美的春日劳动协奏曲。
打好“关键战”
今年,什川镇适时提出“三稳两优一争一保”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地整治,按照一个支部一个点的布局,着力打好产业示范片区“关键战”。
按照规划,打造吴湾村饲草玉米亩示范点,漆麻-盘龙-大湾-上阳坡中药材黄芩亩示范点,什川村马铃薯亩示范片带,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形成党建引领、产业富民格局。
什川镇副镇长卢天云说:“面对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荒地耕种难、效益差的制约瓶颈,我镇集中精力破解土地撂荒难题,扎实开展耕地抛荒底数摸查,进行 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台账。全镇排摸出撂荒地.07亩,完成整治.58亩,同时结合撂荒地整治,在盘龙-新庄村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亩。”
此外,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推广农业保险等举措,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推进科学防灾减灾,为保障全镇粮食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蓝图绘就,就当踔厉奋发,积极作为;农时正好,就当撸袖苦干、追赶进位。新年新气象,新春好时光,什川镇干群联手、通力合作,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
来源:新甘肃◎审核:卢天云
◎编辑:益永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