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药材

本文转自:咸阳日报

杨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多数家庭经济拮据,许多上小学的孩子,到了周末或者放假,就到附近的山坡上挖药材。村子后面就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漫山遍野都长着野草,而那些药材就隐藏在野草之间。

每人肩上扛着一把小镢头,脖前挂一个小布袋。从家里出来,由大孩子带着。走了一段平路,就到了山底,一条陡立的山路通向山顶。弯腰向上一步步走。到了半山坡,就出现了坡洼,满洼长的是草。随即停下来,大孩子让各自散开,寻找药材挖。

对于头一次挖药材的孩子来说,还要跟在挖熟了的孩子屁股后面先认药材。熟悉药材的孩子找到了一样药材,就对不熟悉药材的孩子说,这就是啥药材,叶子是啥样子的,啥颜色的,并强调说,要认准药材,主要是看叶子的形状和颜色,看准了这两点,自己就会找药材挖了。

那时,孩子们挖的药材主要有柴胡、*芩、白蒿等,这些药材县城药材公司收购。不熟悉药材的孩子认得了药材后,就开始单干。如果跟在后面,挤在一起,找到药材后就抢不到手,所以熟悉药材后的孩子就独自在没有人的草丛中寻找了起来。找到了,就十分惊喜,举起镢头挖了起来,挖出来后,就把药材上的泥土掸一掸,顺手撂进胸前的小布袋里。因为认得熟了,找起来也快,挖起来也快,很快就把小布袋塞满了。

上山挖药材的孩子都把布袋装满了,就互相吆喝着集中在一起,统一回到家里。到家后,把布袋里的药材全部掏了出来,然后按类分成堆,一样一堆,铺在厚纸上太阳底下晒。晒上几天,拿手捏一捏,看晒干了,就把它装进布袋里,背到县城药材公司卖了。

一个月下来,孩子们各自卖了挖的药材,挣了些钱,既得到了劳动锻炼,又积累了药材知识,还通过双手挣来了钱。开学后,就用卖药材的钱交学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panjk.com/afhzz/338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