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患者来复诊,她每天下午3~5点血压高,吃了3剂中药后又变成了低血压,这是怎么回事?
,N某某,女,70岁,血压高一周。每年秋天血压高,去年秋天服中药后,血压一直很好,停暖气后又开始高:每天下午3~5点高,到晚上就好了。血压一高心脏丝丝痛、胸闷、头晕、两侧和后头痛、两侧牙痛、双眼胀,头一阵嗡嗡的,纳可,大便2天一次、不干、不难下,难入睡、睡不实。冠状血管前降支堵75%。舌淡红苔干,右弦硬,左弦硬。
我问:她为什么停暖气后血压就高呢?
徒弟:与寒有关,天冷血管就收缩。
我:对,很多人天一冷血压就升高,况且她双脉弦硬,说明她血管硬化,弹性变差,一冷就更不行了。
血压高就高吧,那为什么只是在下午3~5点血压高呢?
徒弟:为什么?
我:下午的病属于阳明和太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比如,下午腹胀,实证就要泻,用承气汤类方,虚证就要补,理中丸之类。这个患者是实证还是虚证?
徒弟:实证吧?
我:是,从症状和脉象舌象来看,是实证,就要泻。
徒弟:她大便不干也不难下啊,还能泻吗?
我:她大便虽然不干,但2天一次也不正常,可以轻泻,毕竟她血压高也不是太重,轻泻正好。
我:她还有那些问题?
徒弟:她头晕、两侧头痛、两侧牙痛、双眼胀,说明还有少阳病。
我:很好,患者平时血压正常,每年一到秋天血压就高,去年秋天血压高到,我们用*芩汤给她治好了,今年春天又开始犯病,虽说与停暖有关,但也与少阳枢机不利也有关,毕竟春天属木、属肝,与少阳同气相求,所以她这个病与少阳有关。
我:就是少阳阳明合病吗?还有别的吗?
徒弟:她后头痛,说明与太阳有关。
我:对!不错!她这是三阳合病,用什么方呢?
徒弟: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行吗?
我:很好!
处方:柴胡15*芩6半夏8*参6桂枝6茯苓9生龙牡各18大*1丹参9水蛭6白芷6木瓜10瓜蒌皮18生地24麦冬12五味子6,加生姜大枣各3,7剂
徒弟:她的药量怎么什么小?像小孩的用量?
我:因为她对药很敏感,去年给她治时,她一剂药喝2天,如果一剂喝一天,她就不舒服——血压降得太快。
,复诊:血压稳定了。喝到第三剂,血压降到86/63,减药量后,血压又到;胸闷好多了,但还气短,头晕好多了,还头痛,有时还忽然晕,眼不胀了。
上方加减,继续调理。
我问:她对药为什么这么敏感?本来就比较小的药量了,还反应这么大?
徒弟:她阴虚。
我:对对对!很好!回答得很好!
就是因为阴虚,所以非常敏感。就象很细很硬的琴弦,就非常敏感;又像是干燥的沙漠,天冷它就冷,天热它就热,没有一点耐受性和缓冲能力。你看她(患者)就很瘦,阴就很不足,所以很敏感。
我十多年前曾经听人说:有中医摸脉特别敏感,一搭脉就说得很准——因为病人那里难受,他就那里难受;还容易把病气传到自己身上,摸完脉还要甩甩手——说要把病气甩掉;摸脉多了,还要练练功排病气——以防病气传到自己身上。
当时我听了,觉得很神奇,不能说不信,但不好理解。现在想明白了,这样的大夫一定比较单薄、比较瘦,敏感度比较高,其实就是体质阴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