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泻火类药物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床应用基本原则1、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剂型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使用剂量的确定
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2、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清热泻火类中成药
1
1、牛*上清胶囊
0.3g*48粒/盒
人工牛*、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连、*柏、*芩、大*、连翘、赤芍、当归、地*、桔梗、甘草、石膏、 。
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2
2、一清片
0.4g*48片/盒
*连、大*、*芩。
清热泻火解*,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银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衄血,痔血;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证者。
口服。一次3片,一日3-4次。
3
3、牛*清胃丸
6g*10丸/盒
人工牛*,*芩,*柏,栀子,石膏,麦冬,玄参,菊花,连翘,薄荷,大*,枳实(砂烫),番泻叶,牵牛子(炒), ,桔梗,甘草。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口服。2丸/次,2次/日。
下期预告:清热解*类中成药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分享点击“转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